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2016/11/24 | 綠色金融體系的三大目標
11月23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金融分會舉辦的第二屆綠色金融高峰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如期舉辦,在此次高峰論壇上,馬駿從綠色金融體系的三大目標以及從十個方面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發表演講。

馬駿:尊敬的王玉慶理事長、趙華林主席、曹和平主任,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對第二屆綠色金融高峰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過去幾年其實我們綠經委跟環保部的一些機構包括環境金融學院的成員單位也有很多合作,像環保部環境科學院規劃院就是我們綠經委的成員,正在給我們做關於環境效益的信息的收集和數量的評估,還有前幾年跟對外合作中心也一起搞了管理綠色金融的研究,所以有很多的合作,未來也希望綠經委跟在座各位一起共同的推動和探討綠色金融方面的一些政策和機遇。

 

    下面我想簡單的花十來分鐘講一講綠色金融到底應該做什麼。首先關於綠色金融體係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覺得三大目標。

 

   第一,就是要解決綠色項目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是對一部分綠色項目來講他如果有正外部性,但是不能完全內生化的話,它的回報率就不夠高,民間資本就不太願意進入。那麼對這些項目我就要想一些辦法,採取一些激勵機制,提高它的回報。比如降低融資成本,比如說改善它的可獲得性。所謂可獲得性一個具體例子就是搞中長期的融資機制,過一會我會展開。

 

   第二,就是對污染性的項目來講要把它們變得融資難、融資貴。因為過去太多的資金進入到污染性行業,使得我們經濟結構、能源結構、我們交通結構都變得很污染性,因此要防止更多的資金進入到這些產業。

 

    第三,所謂強化企業和消費者的預測偏好。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要給他們洗腦子,要讓他們更加熱愛綠色發展,熱愛綠色產品,熱愛綠色投資。具體有很多方法,包括信息披露、法律等等都可以用。

 

    我們的綠色金融體係其實現在已經有非常明確的框架,去年9月2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已經發了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整體方案,其中首次提出要構建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這段話裡面有十幾句具體內容,我就不一一讀了。此後就是今年的8月31號七部委包括人民銀行、發改委還有環保部等等共同發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內容非常豐富,總共是35條,都是具體可操作的內容,也是基本上呼應了業界所提出的絕大部分的建議和要求。

 

    下面我想針對指導意見當中提出的十個方面簡單給大家做一點解讀,也是希望跟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具體的操作能夠聯繫起來。

 

    第一,關於設立發展綠色基金。為什麼要搞綠色基金?過去我們也做了不少綠色金融,但是主要是局限在綠色信貸這個領域當中。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槓桿率是比較高的,如果完全信賴與債務融資可能會繼續推高槓桿率,加大金融風險。因此,在發展綠色金融過程當中不光要搞債券的融資,也要大力推動股權的融資,而綠色發展基金就是股權融資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國外有一些比較好的案例,比如英國2012年就搞了一個GIB,其實這個銀行就是一家基金,因為它既不能期屬也不能發債,實際上用自己的錢在投資,中國未來也要搞很多類似的綠色發展基金。在指導意見當中已經明確寫了我們要成立國家級的綠色發展基金,並且也明確提出要支持地方政府設立綠色發展基金,還要支持民間的資金和外企在中國搞綠色基金。這是我們最近畫的一張圖,中國的十幾個省份其實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綠色發展基金,未來我想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會有自己的綠色發展基金。

 

    第二,關於用財政貼息來支持綠色信貸。這是一個用很好的財政資源,可以撬動很多民間資金的做法。為什麼個?如果你貼3%的利息,有能夠撬動100%的本金的話,那就是33倍的槓桿。過去用得不多,我想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問題。借鑒國際經驗,尤其是德國的KFW的經驗,他們是把德國財政的錢交給了德國的綠色銀行,由他們,由綠色銀行來管理貼息。因為綠色銀行有很多非常好的綠色的客戶,綠色企業的客戶,他能夠比較有效地識別,應該把這些綠色的貼息分配到那些項目,那些企業當中去。在我國的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考慮類似的試點。

 

    第三,建立專業化的綠色擔保機制。這方面國內和國外都有一些比較好的案例。國外的一個典型案例是美國能源部10年以前發起的一個對新能源項目的擔保計劃,當時市場認為新能源還是屬於比較新的領域,所以商業風險比較大,因此銀行一般不願意貸款,銀行普通認為這些新能源貸款的不良率會達到10%,但是美國政府認為新能源是一個戰略性行業,政府需要出錢來降低他的融資成本,來降低他的風險,因此搞了一個擔保計劃。當時就是按照10%的違約率來設計的一個擔保計劃,後來發現經過專業化運營,它違約率只有2%。因此,也是用了非常少的政府的財政資金撬動了300億美元的給新能源的綠色貸款,推動了美國風能、光伏等產業的迅速發展。

 

    在中國我們跟IFC,就是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合作。中國的一些銀行參與者,包括普發等等都參與了,為銀行的能效和可再生資源貸款提供擔保。過去幾年當中總共是擔保了170多個項目,IFC提供了部分的擔保,它的損害率只有0.3%,所有這些項目加起來它的不良率低於1%。因此,也是用了非常少的第三方資金來撬動了非常大的一筆投入到節能減排當中的貸款。未來地方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專業化的綠色擔保機構,或者在整個擔保量不太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委託專業化機構,為本地綠色項目提供擔保服務。

 

    第四,用再貸款支持綠色金融。大家知道人民銀行的再貸款的歷史上曾經是用來支持小微、三農等等薄弱環節,為他們提供低成本資金。未來也可以用再貸款來支持綠色信貸和其他的綠色金融。這一點已經寫在最近七部委的指導意見裡面。所謂再貸款這邊的理解我覺得應該廣義理解,傳統再貸款是指一年期以下的央行提供的比較低成本的資金,這種方式也可以繼續用,同時也可以考慮央行提供低成本資金對商業銀行去購買綠色資產,也可以考慮包括像PSL一樣的工具來支持中長期的綠色項目。具體實施過程當中一個要解決的技術性問題就是如何來評估銀行的綠色表現。再貸款不可能是撒胡椒面,它應該是對綠色表現比較突出的銀行的一種支持。那麼如何來評估和量化,就是我們在實踐當中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第五,也是指導意見具體提出的,鼓勵我國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機構投資者開展環境壓力測試。這一點在全球也是比較新的,最近幾年有一些國際上的金融機構開始研究環境因素對金融機構,尤其是保險業的影響。舉一個例子,英格蘭央行就做了一項關於氣侯變暖對保險業的影響,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說歐洲的海灘上面有一棟房子,有人就想買這個房子,他就先到銀行去問說銀行願不願意給我貸款,銀行說你不要先問我,你到保險公司去問一下,看看保險公司願不願意給這個房子提供保險,保險公司研究了半天,也做了壓力測試,給這個客戶講說對不起,不能給你保險。為什麼呢?因為由於氣侯變暖,幾十年以後你這個房子就被水淹了,因為海平面上升,所以一旦我給你提供保險的話,保險公司會受到很大損失。這就是一種壓力測試,它會改變保險公司的為和它的具特的產品的定價。第二個保險公司的例子是保險公司所投資的一些資產,包括他們持有的石油股等等,可能由於氣侯變化而導致價值的大幅度下降,為什麼呢?大家知道去年年底190多個國家簽了《巴黎協議》,《巴黎協議》規定未來氣侯變暖的程度不能超過2度,這就意味著全球未來可以排放的碳的總量是有限的,既然碳排放的總量是有限的,我們全球在地底下的石油的儲量和煤炭的儲量可以被然後的部分也是有限的。有些專家就估算了在地底下的石油和煤炭儲量只有三分之一是可以被燃燒的,還有三分之二不可以被使用,價值為零。因此這些高碳的資產的價格未來可能會有很大的下行壓力這也是一種對金融業金融壓力測試所得出的結果。

 

    它對金融企業有什麼影響呢?它可以提早告訴這些金融企業,包括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你要把資產進行重新配置,為了避免這些風險,你應該要減少你對高碳資產的配置,要增加對低碳的綠色的資產的持有量。對中國來講環境壓力測試我覺得更緊迫的是對銀行業壓力測試,因為中國60%多的融資還是靠銀行體系,所以去年開始,我們就請中國工商銀行開始探索環境風險對銀行的壓力測試,他們就做了一項工作,在幾個領域,環境高風險領域,包括水泥、火電等等,去判斷這些行業的貸款會不會因為環境政策的變化而導致不良率的上升。他們的結果是是的,會導致不良率的上升。為什麼呢?因為未來一段時間環境標準和執法力度會提高,碳交易市場會啟動。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會時一些環境高風險領域當中的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不良率上升,違約率上升。建立了這種環境風險因素和不良率之間的量化關係以後,可以引導銀行提前進行資產重新配置,減少對未來可能會導致更大的信用風險的這些行業貸款,也就是污染性行業的貸款,從而挪出更多資源對綠色行業進行貸款和投資。

 

    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在銀行內部建立的一種機制,類似於財政補貼綠色和通過稅收去懲罰污染性行業的機制,但是不需要財政花一分錢。

 

   第六,關於發展綠色債券市場,至少有三個好處。第一它是在傳統的綠色信貸之外提供的一個新的給綠色產業融資的渠道。第二是解決期限錯配的問題,因為我國的銀行體系,由於受限於負債方期限太短,他的中長期貸款能力是有限的。我國銀行平均的負債期限是6個月,所以它不能提供太多中長期貸款,否則會面臨期限錯配的問題。所以我們很多的能源項目,包括地鐵、輕軌、污水處理、固廢處理、新能源等等都是中長期項目,還款期在10年、15年、20年等等。如果你只能拿到個2年期的貸款你就不斷要做再融資,再融資會發生很多風險。因此,有必要要建立一個綠色債券市場,讓銀行可以獲得更多的中長期融資,來支持中長期的綠色信貸,讓企業可以直接地獲得中長期的融資來減少再融資的風險。中國在綠色債券市場方面啟動是比較晚的,國外是2007年就開始啟動了,已經搞了快10年。中國是去年年底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綠色金融債的公告和我們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綠色債券目錄作為啟動,此後又有發改委和兩個證券交易所發布的相應的文件,推動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

 

    但是我們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我國在境內境外發行的貼標的綠色債券已經達到1950億,這個數量占到全世界同期發行的綠色債券的40%,中國去年幾乎是零,現在是穩穩站在全球第一名的位置上。所以全世界都非常關注中國綠色金融,尤其是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經驗,下個月還有不少國外的政府的代表要到中國來研究學習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尤其是綠色債券這方面的經驗。跟此相關的有很多具體問題,我沒有時間展開。一個是未來要統一綠色債券的界定的標準,要進一步培育第三方評估的機構,要培育綠色債券投資者要開發更多的綠色債券指數等等。這是去年年底我們發的關於綠色債券的支持目錄,就是中國頒的綠色債券的定義,包括6大類,31小類。只要是屬於這31類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綠色債券來進行融資。這是9月份的時候我們當時畫的中國的綠債發行量,今年的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是在第一名。現在已經遠遠不止這個數了,現在已經接近2千億人民幣的規模。

 

   第七是關於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股票市場也是為綠色項目融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而其中的綠色股票指數是引導資金進入到綠色產業的一項重要的工具,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傳統的指數大部分我們叫做棕色,裡面有很多污染性的企業,鋼鐵、煤炭、水泥、化工等等都在裡面。如果你是一個被動投資者的話你就被動把很多資金也同時投到污染性行業裡面去,所以全球過去一段時間已經開展了不少綠色的指數,這些指數當中只有綠色企業,沒有污染性企業。歐洲據說20%都已經是綠色,中國也搞了一些,但是占到全部ETF的比重只有2%,所以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前一段由中證發布的一項上證180碳效率指數就是用了一個國際通行的方法,叫做碳足蹟的方法來進行編制。什麼叫碳足跡?就是把上海證交所交易的所有的上市公司,把他們的碳排放量都算一遍,然後除以它的銷售額,這個比例用來對這些上市公司進行排序。那些比例比較低的,就是碳強度最低的挑出來,作為上證碳效率指數當中的這些企業。這些指數是可以用來構建一些相應的金融產品來引導更多的投資進入到低碳的領域當中的。這是中國已經有的18個,其實已經有19個綠色指數,股票指數。

 

    另外過去幾個月開發出的三個綠色債券指數,這也是全世界前三個綠色債券指數,在這個領域當中中國也是領先的。

 

    第八,關於建立強制性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為什麼呢?因為中國每年都有幾百起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很多這些污染事故造成的主體是中小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這些企業就找不著了,很多就跑路了,那怎麼辦?如何來保證環境事故發生以後有人來賠付,來償付環境修復的成本。國外是搞環境保險責任制度,在法律健全的環境下,一般企業會主動買這樣的環境責任險。但是在中國我們也做了不少試點,效果也不是太好,有很多企業雖然看見有這樣的關係責任保險的產品,但是我不去買,他更喜歡跑路。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這也是我們指導意見當中明確提出的,要在環境高風險領域當中逐步建立強制性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也就是說在類似於採礦、冶煉、化工、危險品運輸和儲藏等等領域當中我們要要求企業必須要購買環境責任保險。

 

    第九,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披露環境信息。這一點也明確寫在最近的指導意見裡面。為什麼要披露環境信息?因為只有有了環境信息,資本市場才可能用腳投票,才可能識別哪些企業和項目是綠色的,哪些企業和項目是棕色的或者說是污染性的,這樣的話綠色的金主,就是持有想投資於綠色項目的錢的投資者才能夠找到他的投資標的。

 

    國際上有20多個證券交易所已經發布了關於環境信息的指南,有些是強制性的,像南非的,有些是非強制性的,有些是半強制性的,像中國的香港。也就是說你可以披露也可以不披露,但是不披露的話你必須要解釋,我就把你搞得很難受,最後慢慢過渡到一個強制性的要求。中國目前是有要求,但是是非強制性,所以只有20%多的中國上市公司披露了環境信息。而且大量的披露是缺乏實質性的,就是沒有數量指標。我們未來需要的是有實質性的量化的指標,企業應該要披露他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能耗、水耗等等這些關鍵的環境信息,這樣才能讓資本市場對它進行量化的評估,進行排序。

 

    最後,講一下關於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內容也很多。我想今年的一大亮點就是中國把綠色金融議題納入到G20的主要議題當中,而且主持發起了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有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擔任共同主席。在過去八九個月的時間當中,這個小組總共80多個成員,來自於20多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一起形成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這個綜合報告得到了G20峰會,就是杭州峰會的參會領導人的支持,在G20峰會的通報裡面明確提出我們要提升全球的綠色投融資的能力。要克服綠色金融所面臨的障礙,要在7個領域當中採取具體的措施,來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這7個領域就是這邊提到的應對挑戰的7個選項,沒有時間了我不仔細講,大家有興趣的話網上都有這個報告。

 

    最後講一兩句其他領域的國際合作,我認為也是很重要。一個是要推動我國對外投資的綠色化,這一點也是明確寫在了最近七部委的指導意見當中。因為過去中國有一些對外投資是發生了環境污染事故的,這些事故其實對企業來講和對參與的金融機構來講都是有生意上的損害,同時從國家的角度來講,為了維護我們國家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應該更加註重對外投資過程當中的環境和風險管理。所以我們最近考慮要推出一套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對外投資過程當中環境風險管理的自願原則,至少在初期我們有一套原則要提醒參與對外投資的金融機構和中國的大中企業,你必須要考慮環境風險的因素,必須要增加環境信息的透明度,必須要採用相應的綠色金融的工具等等。

 

    另外在中英、中法和中美這幾個層面上都有很多雙邊合作的協議。最近我還在英國,談到最多的是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到英國去發行綠債,前幾天中國銀行剛剛在那裡發布了一項綠色債券,是一項很重要的創新,一種新的綠色債券的融資方式,還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我想這種做法以後可以進一步推廣。中法方面在討論共同推進環境信息披露,中美方面已經正在啟動共同建設綠色投資基金。
來源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