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2016/10/24 |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綠色債券發行國,作為門戶的香港是如何發展的?

過去,綠色環保與急速追趕經濟發展的中國似乎沾不上邊,但近年卻一反常態。由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如雨後春筍,一躍成為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最大的國家。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面對多方面的污染問題,故此中國一邊需要建設的同時,另一邊又要減碳。”香港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說,為了應付大量環保工程的資金需求,政府及私人機構需要通過發行綠色債券融資。2016年,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以及青島銀行發行的綠色債券已經在總量上達到了75億美元,而中國銀行7月發行了30.3億美元的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是國家或企業在推行環保相關的項目時用作融資的債券。“全球多個地方都推出很大規模的環保計劃,這些計劃所需要的資金非常龐大,而很大部分的資金,需要在市場中募集,因而綠色債券市場的增長越來越大。”曾任高盛亞洲副主席,現為香港交易及結算獨立董事及金融發展局成員的范華達(Tim Freshwater)說,這些環保項目包括綠色節能建築,處理污水廢氣,資源回收,電動車,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保護區建設。范華達認為,香港作為中國的重要門戶,應該抓緊機會發展綠色金融,成為區內的綠色金融中心。

綠色債券市場在過去兩年裡出現了大幅增長。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統計,2015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額達418億美元,較2014年的370億美元增長11.5%,相比2012年不到50億美元的發行量,綠色債券市場現時已經翻了幾倍。而根據匯豐的統計,未有貼上綠色標籤,但屬於氣候相關型的債券,存量為5760億美元。 全球第一隻綠色債券,是歐洲投資銀行於2007年發行的Climate Awareness Bond,隨後世界銀行也加入這個行列。
a55c67c433834d1bb5536e149c345f6e_th

早期的發行人主要是跨國金融組織,發行量只有約千萬美元,當時的市場需求並不大,後來直至2013年,這個市場上才突然出現了分水嶺,世界銀行旗下的私人分部,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簡稱IFC)發行了10 億美元的綠色債券,而法國電力集團也於同年發行首個私人機構歐元綠色債券,總額14億歐元。

自此之後,市場上綠色債券的主要發行人由過去的國際金融組織,慢慢轉為私人企業發行,其後,日本汽車生產商豐田及全球最大的消費日用品食品集團聯合利華也相繼發行債券,分別籌集資金發展電動車,以及減低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數據,2013年的綠色債券發行總額由2012年的少於50億美元,大幅上升超過一倍至115億美元。

2015年,195個締約國達成減排共識“巴黎協議”,承諾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下。國際能源署估計,要實現2°C的溫度控制目標,所需融資規模為53萬億美元。換句話說,全球多個國家需要落實推行減碳。

2016年初,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Moody's Investors Service)預計,巴黎協議通過後,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在2016年可能會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創下歷年的新高。而在2016年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上,綠色金融也被納入了重點討論議題。匯豐估計,企業綠色債券將持續增長,貼標綠色債券市場到2018年能夠達到每年3000億美元的發行量。

“簽訂巴黎協議後,簽訂的國家每5年都需要被'驗身',檢查他們推動的力度,因此在這5年間,所有國家都會加大力度'健身',努力做很多工作,”陸恭蕙說,“我們看到中國有很多計劃,有些陳舊的煤廠有污染問題,需要倒閉,同時要建設新能源的發電設施,如風能、太陽能等。這些項目都已在2030年減碳目標計算在內,這些目標都需要達到的。”

事實上,中國政府2015年公佈的“十三五”規劃也第一次將“綠色金融”寫入了五年發展規劃。匯豐在2016年中發表的報告估計,中國每年最少需要2萬億至4萬億人民幣的投資,才能滿足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需求,由於政府提供的資金不足以支持所有項目,因此,多達85 %至90%的投資將會來自私營領域。中國政府已宣布計劃於2016年發行3000億人民幣(約合460億美元)綠色債券。

如何界定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市場正經歷高速成長,但對於不少投資者來說都有“如何界定綠色”的疑問。2014年,多個銀行機構共同發起了綠色債券原則(Green Bond Principles,GBP),明確了綠色債券的流程和透明度,由外部審查或提供意見。

另外,“我們要不立即行動,要不就錯過了大好機會。過去我們一直非常努力成為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一旦錯過,就會是一個大問題,”范華達認為,面對中國龐大的需求,一直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應該抓緊機會,發展綠色金融。

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協會行政總裁、金發局綠色金融工作小組成員羅茜嘉(Jessica Robinson)也指出,“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是驚人的,對於香港來說,我們需要為機構投資者建立信心,這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建立一整個生態系統。令綠色債券交易活動在香港不斷增長。”她指出,機構每一次發債的時候,都會參考上一次發債的地方,往往傾向於考慮在一個曾發行過同類產品的地方發債。香港2016年才出現首家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領展(823.hk)在7月發行了10年期綠色債券,規模為5億美元(約合39億港元)。

然而,“對於香港來說,其中一個困難就是,香港傳統以來,並非一個債券交易中心,較為傾向股票市場,區內債券市場較興旺的是東京,”范華達說。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2015年未償還港元債務工具總額1.5萬億港元(約合1967億美元),雖然較10年前的約6600億港元大幅增長,但與美國相比,規模仍然非常小。據美國證券行業和金融市場協會(SIFMA)的數據,2015年第四季未償還債券總額約40萬億美元。

“所以,現在中國市場對於綠色債券的需求龐大,香港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進一步發展債券市場,創造大的交易量,讓二手市場興旺起來,這是很重要的事。一旦開始了,整個市場就會自己蓬勃起來,”范華達說,中國銀行已於2016年7月中在歐洲盧森堡及紐約,同步發行了總值30.3億美元綠色債券。

“倫敦在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非常進取,兩年多前已經大力推動,因為英國政府很清楚倫敦作為環球金融中心的定位,在很多新的領域上包括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都希望領先一步, ”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說。金發局在2016年中也發表了《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綠色金融中心》,希望推動香港發展綠色金融。“香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除了綠色債券外,報告中建議香港可推動綠色首次公開招股(IPO)、成立綠色股票指數等,建立整個綠色金融的生態。”

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