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2016/07/24 | 安國俊:綠色金融與地方債市場將成投融資改革雙引擎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委員會副秘書長

 

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引起各方關注。《意見》提出,完善政府投資體制,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進一步明確政府投資範圍,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應該說《意見》的出台給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帶來非常大的機遇。

 

  加快建立

 

  綠色金融市場

 

  目前,“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生態文明”逐步形成了社會的共同願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2015年發布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了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總體規劃。十三五規劃中“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也成為一大亮點得到各方關注。綠色化和綠色金融也一定會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資金瓶頸是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大挑戰。中國應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綠色金融市場。我國在經濟新常態下,環保產業面臨財政投入、模式創新等多重挑戰,中國的綠色增長之路迫切需要金融創新來化解資金瓶頸,運用好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推動公共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合作PPP模式,以各參與方的雙贏或多贏作為合作理念,提高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積極性。而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推動經濟發展​​也是重要的創新路徑。

 

  中國應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包括銀行綠色化轉型、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擔保體系的構建,滿足多元多層次的投融資需求,提高市場整體競爭力。而如何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提供融資支持(包括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擔保支持)、財政稅收支持、金融服務支持等,也值得政策制定者深入研究。

 

  建立PPP模式的

 

  綠色產業基金

 

  同時,以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動綠色產業基金的發展已經達成共識。作為資金來源廣泛的綠色基金,在金融體系下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綠色發展基金可以引導社會金融資本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入力度,是綠色信貸的重要補充。建立公共財政和私人資本合作的PPP模式綠色產業基金,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環保產業的積極性,是推動綠色基金發展的重要路徑,包括區域環境保護基金、流域水環境基金、土壤修復產業基金、霧霾治理產業基金等等。

 

  在實踐中,可以考慮以地方財政投入啟動資金,引入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成立綠色產業基金。例如“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環境PPP投資引導基金”、內蒙古環保基金、江蘇PPP融資支持基金就是很好的實例。

 

  同時,有效發揮當地政府在資金籌集和投向等方面的政策引導作用。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空氣污染治理、城市園林綠化等行業領域的多項政策應該細化和落地,可通過放寬准入、減免稅收、補貼和土地政策等措施來支持綠色產業基金的發展。包括如何健全財政對綠色貸款的高效貼息機制,如何通過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公開透明方式,完善收益成本風險共擔機制,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環保產業和綠色城鎮化進程的積極性。

 

  另外,以綠色產業基金推進“一帶一路”綠色化和國際合作的進程。目前,亞投行、絲路基金、亞洲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等在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方面也更多強調環保因素,綠色投資與全球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勢所趨相輔相成。未來可以考慮運用PPP模式,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進行綠色投資,這種PPP模式的基金無疑會成為推動一帶一路綠色化投資的新動力。

 

  積極發展

 

  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意見》中也明確提到,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支持省級政府依法依規發展政府債券。

 

  作為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重要渠道,債券市場正在顯示出迅速擴張的勢頭,作為政府投融資改革的重要舉措,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發展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2016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綠色城市的意見。穩步推進城市綠色轉型,以城市群為基礎,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城鎮的協調發展,已經達成各方共識。新型城鎮化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來推動。地方政府必然需要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進行大量投資,融資和再融資壓力巨大。在推進城市綠色化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地方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資金缺口問題,建立地方政府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降低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發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滿足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等多元化的資金保障成為關注熱點。

 

  從國際經驗來看,市政債的發行可以很好地解決地方政府城鎮化環保產業投融資的問題。未來我國地方政府如何通過綠色市政債的發行,引導投資到綠色基礎設施和環保等產業,創新推進綠色城市化的發展,值得我們從不同層面深入探討。

 

  在“新常態”經濟環境下,推動“一帶一路”、區域經濟合作和基礎設施城鎮化建設,地方政府投融資與信用體係也成為發展戰略中重要因素。一是全球財政分權化的趨勢;二是全球化、資本流動以及金融市場發展等因素;三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和快速城鎮化進程下大規模基礎設施融資需要。在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在投資拉動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應將投融資責任更多從中央政府轉移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須強化預算管理和債務風險管理,引導民營資本投資公共服務部門和基礎設施,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而推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

 

  考慮到我國各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和金融生態環境存在巨大的差異,未來地方政府發債必須遵循漸進的原則。逐步完善以法律法規為基礎,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以規模控制、信用評級、風險預警、償債基金、危機化解等為手段的風險監控框架體系,在政府層面為有效防範市政債券風險提供源頭性保障。從金融市場發展的角度,要完善發行與定價機制、機構投資者層次、投資項目管理與評估、信用增進與保險、擔保機制、監管的協調機制等製度框架。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