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8/02/21 | 碳市場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已經認識到市場在有效促進資源分配、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中的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省市級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中國政府在2017年底宣布啟動全國碳市場,以此為機制來幫助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制定碳排放價格,市場可以為工業的減排和能效提升提供有力的經濟激勵,從長遠來看,這也將促進能源結構優化,最終推動社會的綠色發展。此外,降低電力系統的碳排放也將有助於減少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明顯影響空氣質量與危害人體健康的細微顆粒物。

 

市場機制的成功,取決於投資人對機制設計的長期有效性和運行的信心。相關的國際碳市場建設經驗都表明,定期的評估和公開透明且可預測的評估程序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增強投資人的信心。

 

中國決定分階段實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從電力行業啟動,日後再擴展至其他行業。這種分階段的實施辦法將會使得政府、行業、市場參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都有機會親眼目睹碳市場將如何有效運行,以及如何調整以不斷完善其有效性。

 

碳市場在歐盟、美國加州和美國東北部等地也都經歷了多個實施階段,以便政府評估各自市場運營中哪些部分反應客觀實際且有效,而哪些地方需要完善。這些地區的碳市場都包括了一個正式的評估程序,主要評估指標包括了排放總量目標的設定、配額分配機制、市場績效、排放量測量和核查,以及與其他能源和氣候政策協同性的評估。這些評估程序的設定,旨在更好地識別需要市場機制中急需改進的環節,以提升效率並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開放而透明的評估程序還可以鼓勵市場中的各參與主體和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使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兩方面都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明確各自的責任,並充分了解碳市場中的機遇所在。

 

在項目評估方面,中國也有可以藉鑑的國際經驗,尤其是美國東北部電力行業的碳排放權交易計劃“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該倡議覆蓋的美國各州市場建立之初就達成了方向性的共識——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一種控制碳排放的新方法,政府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深思熟慮,既要避免擾亂電力市場秩序,又需確保該計劃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這些共識不斷地促使各方達成協議,對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實施定期展開中期評估,並確定是否需要改進。

 

那麼,RGGI的評估工作是如何有效開展的?

 

 

首先,在排放市場啟動之前,RGGI詳細制定了中期評估裡的各項參數,包括:時間表、實施範圍、流程、責任方、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機制。評估範圍包括:評估交易機制是否實現了預設的目標,對電價和電力供應可靠性的影響,排放限制的嚴格程度,以及對環境和價格保護措施的有效性。通過明確中期評估的參數,RGGI的設計者們向全體參與放發出了明確的信號——RGGI的市場機制設計是可以變更的,但這些改變必須通過公開透明、兼收並蓄的流程來確定。同時,這還有助於確定評估所需的具體數據,以建立相關流程及指定收集這些數據的機構。

 

其次,在碳市場啟動後不久,RGGI即召集來自各州政府、學術機構和智庫、產業、消費者組織和非政府機構的多名專家,討論碳排放權交易計劃設計、運行和有效性等問題。通過這些多方討論和科學的評估,專家們得以了解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會帶來的各種影響,並就增強市場的成效而提出建議。這一科學評估包括了通過能源和經濟模型確定碳排放權交易對RGGI所在區域內電力、排放、就業和經濟的影響。這一科學評估也印證了RGGI啟動初期總量目標過於寬鬆、配額過度分配的設計,關於成本調節的機制也並未能有效將成本引導在合理的區間範圍。

 

最後,RGGI公開公佈了科學評估的結果,並就如何調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徵求專家與公眾的意見。RGGI現在會逐年減少年度新的配額總量,以進一步確保排放限值與實際碳排放量的變化保持一致,這一機制的設計,便是根據評估和公開徵求意見而來。此外,根據評估,RGGI還採取了成本控制措施以限制其他潛在變量的經濟影響。RGGI還設立了完善的監管程序來改進碳市場實施計劃,這一程序可分為提出規則變更倡議、徵求公眾意見,以及平衡各方意見並發布最終的規則修改三個部分。

 

 

中國的全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中國全國碳市場的運行若成功,將成為眾多國家採納和製定氣候政策時的榜樣。不過,碳排放權交易在中國還是一個較新的概念,因此,建立一個正式且清晰的中期評估程序可幫助中國不斷總結經驗,並在必要時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出透明且審慎的調整,從而真正讓碳市場發揮作用,推動中國的綠色發展。

 

延伸閱讀:

 

歐盟商務網站2018年2月6日晚報導,歐洲議會近日通過一項法律,該法旨在加強對歐盟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以期兌現巴黎氣候協議項下的承諾。新法將加速減少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碳排放配額發放總量,新法規定:一是,從2021年起碳配額發放的上限將從逐年減少1.74%增至2.2%,並於2024年再次增加該指標;二是,提高市場穩定儲備委員會對市場超額碳排放的吸收能力,以最多吸收24%超額補貼的方式,提高配額價格;三是,創立現代化基金和創新基金等,助力企業創新,推動市場向低碳經濟轉型。

 

EU ETS是建立時間最早、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自推出至今,該體系雖然經歷了交易規模較小、價格波動較大等現象,但正按計劃逐步發展完善。

 

從交易表現上來看,碳配額的供求關係始終是碳市場交易量及價格變化的決定性因素。雖然在EU ETS早期市場,政府配額發放過量,市場供大於求,價格降至冰點,但通過減少碳排放配額總量發放上限,利用拍賣、行政處罰手段增加參與主體碳排放成本,限制抵消等措施刺激配額供求調整,均證明可對交易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價格對外部因素更敏感,諸如政策及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動對碳價格的波動影響較大;而政策的不可預期往往也會阻礙參與者進行套期保值,對交易量起到反向抑製作用。

 

從碳市場的作用來看,EU ETS很好地起到了促進歐洲節能減排的目的,歐盟碳排放量隨EU ETS的推進逐年遞減。

 

總體來看,EU ETS雖然近幾年交易量有所下降,但並不是歐盟碳市場萎靡的表現。相反,政府正在採取措施,利用監管的手段,在變化的外部環境下收緊碳配額,促使碳價格在合理的區間內平穩變化。EU ETS努力運用其他創新方式,提高交易活躍度和參與度,歐洲議會新法的通過為市場再次注入了信心。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包,結合市場的自主調節作用,在政策保持穩定、預期可見的情況下,歐盟碳市場將會更加理性地發展。

 

(注:本文作者係美國環保署大氣項目辦公室高級政策分析官。他作為經濟智庫“未來資源研究所”的訪問學者,主要負責研究中國的氣候和環境政策)

來源 : 伏特貓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