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7/11/14 | 上海或將成為全球碳定價中心

《中國經營報》的一則消息稱,上海被國家確定為即將啟動的全國碳市場的交易平台和結算中心,對應的碳排放權登記平台則放在湖北。

據悉,國家已安排各試點發改委進行聯合交易平台的合作討論,涉及該平台的合作和建設方案。

中國計劃在2017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僅電力一個行業的體量(約40億噸CO2排放)就已是全球最大,屆時中國將取代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碳市場。一些消息顯示,這一計劃很可能在今年稍晚的時間公佈。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主要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均設在上海,受中國巨大的需求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開始移向中國,並且有消息稱上海也將於近期啟動原油期貨。

碳排放權交易在中國是市場化機制的一次試驗,上海碳市場運行4年,嘗試了現貨、遠期、借碳等各種交易模式,上海模式的探索證明了市場機制對減排的效力,以及政府對配額的管理能力。如今上海配額價格穩於30元/噸之上,一份市場調研結果顯示,國家市場很可能設定一個高於30元/噸的啟動價,與上海配額的價格接近。由上海清算所協助推出的碳配額遠期在今年早些時候上線,儘管存在流動性問題,但它仍是對沖碳價波動的風險控製手段。上海已接近形成一個成熟的有定價能力的碳交易市場。

上海如果成為國家的碳交易中心,將有助於碳金融創新和資本驅動。在上海的一帶一路方案(“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中,碳交易被提出助力資本走出去。從碳市場成功得到減排融資對減排起關鍵作用,全球至今仍在尋找應對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的資金來源,而市場機制被寄予厚望。這些跡象顯示,中國有動力推進碳交易機制在一帶一路中的應用。

中國即將啟動的國家碳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碳市場,加上上海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規劃,將有助於上海成為碳定價中心。

中國已將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比肩,未來十年的政策性驅動和國際形式的轉換將為中國創造機會,尋求主導碳定價。

來源 : Ideacarbon 碳道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