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7/11/13 |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助推《巴黎協定》具體實施

2017年11月8日德國波恩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與氣候治理”系列會議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二十三次締約方大會(COP23)聯合國邊會現場正式啟動。

 

此次系列會議由“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平台主辦,邀請到國內外政府、學界、NGO、金融機構、企業、帶路沿線發展中國家代表,通過六場主題會議探討中國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雙多邊合作機制,與國際社會攜手達成全球2℃乃至1.5℃的溫控目標,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此屆COP23由太平洋島國斐濟任主席國,將圍繞落實《巴黎協定》的實施細節進行談判,並為2018年舉辦的促進性對話做準備。《巴黎協定》生效後,各國提出國家自主貢獻方案(NDC),儘管NDC目標與《協定》的2℃溫控目標仍存在巨大差距,但全球氣候治理開啟了自下而上的減排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國具有雄心的國內行動、雙邊及區域的國際合作對於彌合差距至關重要。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推的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倡議,覆蓋沿線國家人口總數超過48億,佔世界人口的63%,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5%以上。一次能源消費佔世界總量的50.8%,其中原油占41.1%,天然氣為47.1%,煤炭佔72.7%。該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既是人類活動強烈區,又是生態環境脆弱區,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世界排放總量的60%,單位GDP能耗和CO 2 排放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左右,但也面臨著能源獲取缺乏及基礎設施落後的狀況。因此,“一帶一路”建設過程對沿線各國NDC目標能否實現,並可能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升,對全球實現2℃乃至1.5℃的溫控目標極為關鍵,這也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在低碳綠色領域開展能源和技術等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考慮到倡議覆蓋區域的生態脆弱性以及潛在投資建設規模之大,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仍持有審慎態度,擔心中國會通過帶路倡議的實施來消納及轉移國內的落後和過剩產能,投資給環境治理能力薄弱的國家造成環境與排放負效益。為打消國際社會顧慮,中國通過建立國內外對話交流平台和合作機制,正努力向世界釋放中國將與沿線國家“攜手打造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絲綢之路”的積極信號。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0月召開的十九大會議上也提到,中國“ 在國際上積極參與氣候治理,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隨著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世界也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期望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發揮引領作用。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倡導並致力於建立更公平有效、合作共贏的國際氣候治理體系。中國也將通過“一帶一路”倡議、20國集團(G20)及其他國際多邊合作機制,與帶路沿線國家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近年來,中國也在積極倡導民間力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與帶路國家的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基於此,由十幾家中國本土及國際的NGO、基金會、智庫單位共同組建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平台',助力帶路綠色低碳發展。平台願與國內外政府機構、學界、NGO、基金會等攜手,共同推動中國在改善國內環境治理的同時,積極發揮並提升其在全球綠色治理中的領導力。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平台核心組專家楊富強博士認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其發展經驗值得帶路沿線國家借鑒。中國在推動沿線建設過程中,可將自身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帶到沿線國家,基於沿線國家自身的情況,視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瓶頸,來協助其解決問題並推動雙邊的互惠合作,共同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來自越南國家規劃和投資部科學、教育、自然資源和環境處副處長Neuyen Tuan Anh先生表示,氣候變化適應是發展中國家、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無論是中國的資金還是發展經驗都對這些國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一帶一路”投資關注具有氣候韌性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同時也期待易受氣候影響脆弱國家與中國及國際社會在製度、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領域展開積極的合作。

 
 
 
 
 
 

關於“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平台

2016年9月,多家國內及國際智庫、環保組織和公益基金會等單位啟動該平台,旨在搭建合作夥伴關係,以共商共建為準則,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具有前瞻性、高質量、多視角、能切實落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為“一帶一路”綠色規劃和建設建言獻策,促進中國與帶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平台以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和《巴黎協定》為目標,著眼“一帶一路”所涉及的生態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應對、能源轉型、綠色金融和產業合作等領域,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助力中國發揮並提升其在全球綠色治理中的領導力。

來源 : 帶路綠色發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