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7/05/03 | 中國氣候外交轉身悄然撬動世界秩序

五年之前的冬天,“末日之霾”席捲北方,喚醒了中國環境治理的“寂靜春天”。中國隨後對污染宣戰,並發布一系列治理環境赤字的重磅舉措。儘管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還在盤中階段,但由呼吸之痛帶來的全面社會改變,足以讓其在中國環境治理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年之後的今天,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全面退潮,一場意義相仿的重要轉變正在中國發生。與聲勢浩大的治霾運動相比,這場革新“馬基雅維利式”的外交色彩讓它顯得悄無聲息。但其結果將不僅喚起中國自身減排的“第二春”,同時還會撬動國際政治秩序的改變。

這場變革就是中國朝向國際氣候秩序領導者的華麗轉身。

中國國內近年治理氣候變化、加速低碳轉型的成績有目共睹。然而,與之相伴的氣候外交成績卻鮮為人知。2015年中國與美國及其他重要相關方緊密合作,成為《巴黎協定》成果達成的最重要助推者。次年,中國又利用“20國集團”(G20)主席國機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成了協定的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當選給國際氣候進程平添了嚴峻的不確定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已經成為氣候政治的“定海神針”。中國的一舉一動不僅對未來氣候進程的走向舉足輕重,同時還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世界審視中國的方式。

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初在“達沃斯論壇”的演講,是維護以《巴黎協定》為基礎的新氣候國際秩序的最強音,那麼上月中方在聯合國總部的一份發言,則可被視為迄今為止中國助力氣候變化國際進程的最詳細規劃。

這份由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所做的發言,強調了中方對全面、充分貫徹《巴黎協定》的支持。該發言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by 2030)碳排放達峰。這是基於中國排放趨勢現實情況的一個有益更新,是在之前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到的2030年左右(around 2030)基礎上的一個進步。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自掃門前雪”的同時也提出,會在國際氣候進程中提供“中國解決方案”,以幫助各國彌合分歧,為下一步談判找准“著陸點” 。這一舉措不僅適時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同時也是提升自身塑造國際秩序影響力的一次有益嘗試。該發言做出後,得到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然而,在中國氣候外交轉型的機遇面前,也不乏各種挑戰。

特朗普當選後,中國的氣候外交官瞬時被置於前所未有的“話語真空”當中——“是否是領導,這是一個問題”。在中國已經事實上扮演國際氣候秩序首席外交官的當下,如何統一國內和國際的兩重身份認同就成了一塊燙手山芋。在“韜光養晦”的土壤中耕種出一套爭取全球影響力的話語體系,正是當務之急。

中國的“身份危機”還體現在與不同國家集團的關係上。中國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前參與建立的基礎四國集團(BASIC),就在氣候政治變化的大潮中被質疑存在的必要性。如何能夠通過這一集團創造出氣候治理的新亮點?中國能否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引領其他國家?這些都是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面對中國的氣候崛起,國際社會也不乏一定的“傲慢與偏見”。批評者往往劍指中國氣候行動中的瑕疵,質疑中國氣候外交的戰略用意。他們指出中國仍然飽受世界最差空氣的困擾;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仍面臨大規模“棄風”、“棄光”;儘管中國國內煤炭消費正在下降,但其正向海外輸出化石能源項目。

這些觀點的準確性都毋庸置疑。但在中國國內的改革力量正把中國打造成一位國際秩序的堅決推動者的同時,這樣不附憐憫的審視角度就有可能讓中國的轉型歷程適得其反。與中國自己對領導地位的“措手不及”相比,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展影響力的準備程度甚至更低。

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外交變革正是中國整體外交轉型的一個縮影。隨著國力提升,中國在重新定義自己在國際舞台上地位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很多都被最先反映在氣候外交當中。但在中國複雜急劇的轉身過程中,或許一件事情已變得異常清晰:中國的氣候領導力早已不是“是否”,而是“如何”的問題。中國在氣候行動和外交領域的作為,不僅是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也符合其自身的國家利益。

正如五年前的“末日之霾”轉變中國環境治理的國內格局一般,中國在氣候變化外交領域的華麗轉身正在催生國際秩序的深刻變革。對中國和國際社會,把握前方難能可貴的窗口,就是抓住挽救全球氣候危機的最大機遇。
來源 : FT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