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6/10/23 | 中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在即中歐碳交易合作成果豐碩
tanjianyi

為進一步推進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匯集項目建設的成果和經驗,日前,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和國際合作發展總司與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共同舉辦了“中歐碳交易合作:成就與經驗”論壇。本次論壇標誌著中歐雙方在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能力建設上的首次合作圓滿成功。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長喬斯·德貝克、中國7個碳交易試點代表、行業代表和其他省級代表以及中歐雙方專家均出席了本次會議,共同為下一期中歐碳交易合作以及中國碳交易的成功推進進行探討並總結經驗。

所謂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京都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該交易有助於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的先驅者,歐盟於2005年建立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多國參與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是歐盟氣候政策的核心,以限額交易為基礎,提供了一種以最低經濟成本實現減排的方式,ETS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

基於歐盟ETS制度的設計藍本,借鑒歐盟在建立ETS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國家發改委於2011年10月批准了深圳、北京、上海、廣東、湖北、重慶、天津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並將2013年至2015年定為試點階段。經過長時間的試點運營,中國已在碳排放交易市場運行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蔣兆理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碳排放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今年年底前獲批,明年將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

當前,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行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民航。更重要的是,國家發改委已出台了《碳排放權交易暫行管理辦法》,明確了採取國家和地方兩級管理體制。蔣兆理在論壇上介紹了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設計的幾項突出特點。首先,中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將採取按屬地化管理模式,由省級部門主管提出參與企業名單,國務院認可並公佈。其次,在配額管理方面,則是由國務院確定碳排放總量和分配方法,各地確定分配方案,同時國務院預留配額供有償分配和調節市場,並確定統一的配額免費分配方法和標準。最後,在排放權交易方面,國家需確定碳排放交易機構並對其業務實施監督,負責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調節機制,維護市場穩定,國務院負責確定第三方核查機構資質和管理細則。

事實上,歐盟ETS至今已運行11年,在設計製度和運行系統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在諸多關鍵問題上都為中國建立碳排放市場交易體系提供了幫助。喬斯·德貝克在媒體發布會上表示,歐盟除建立ETS外,還採取了提高能效、使用新能源以及汽車減排等多重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而歐盟方面願意與中方在接下來的合作中分享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建立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係與歐盟ETS有很多相似之處。喬斯·德貝克認為,歐盟和中國在交易體系設計中都充分發揮了中央集中管理的功能,與此同時又保持了各成員國和各省份的靈活性。另外,喬斯·德貝克強調,可靠的數據是交易體系成功運行的重中之重。中方可以通過檢測、報告與核查(MAR)、履約循環以及獨立第三方核查機構等方式確保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在配額分配方面,中方需建立一個協調統一的分配方式,並且可以通過碳排放配額拍賣所得收入的重新分配,以改進系統的公平性。”喬斯·德貝克如是說。

歐盟預計,到2030年,ETS將幫助歐盟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43%。單一的碳定價和有約束效力的線性減排目標增強了歐盟層級的價格信號,推進了低碳技術的發展。而中國也已在歐盟ETS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初步建立了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在未來,中歐碳排放權交易合作重點可以放在如何促進企業有效參與市場、ETS與其他相關政策工具的協調以及體系之間連接的技術和研究等方面。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