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6/08/27 | 興業銀行行長:盡快建立全國統一排放權市場

當前我國面臨巨大的環境壓力,這已成為社會共識,同時也客觀上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根據2016年6月中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各大銀行截至2015年底綠色信貸餘額約8.1萬億,佔各項貸款餘額的9.68%。

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今日在參加首屆“天津綠色金融論壇”上指出,近幾年,我國綠色金融產品體係不斷健全,目前主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碳金融,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多種衍生產品和服務,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產品還要進一步創新,像綠色證券、綠色股票指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綠色消費信貸、綠色基金、碳資產管理等方面還基本處於空白;產品結構還要進一步優化,目前的綠色金融主要是綠色信貸,其他產品,包括最近兩年快速發展的綠色債券,現有規模與之相比都很小;客戶覆蓋範圍還要進一步擴大,目前綠色金融的對象主要還是大企業、大項目,對小微企業、小微項目、個人的關注和支持還不夠。

陶以平指出,應該盡快推動建立全國統一排放權市場。目前我國碳市場試點進入第三​​年,在7個省市分別開展的試點合計納入企事業單位2000餘家,年覆蓋碳排放配額12億噸。隨著試點的深入,我國碳市場總體日趨成熟,交易規模顯著增長。2016年上半年七個試點市場合計成交3000萬噸,比2015年同期增長245.0%,比2015年下半年環比增長89.8%。但相比於歐盟碳交易機制(EU-ETS)等成熟碳市場,市場活躍度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且衍生品交易和碳資產管理服務等碳金融創新不足。

他建議,在目前七個地區碳排放權試點的基礎上,盡快推進建立全國統一碳排放權市場,並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交易和做市,提高市場流動性,強化價格發現功能。在此基礎上,從碳排放權市場向其他排放權市場擴展,形成全序列的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

從政策角度,陶以平建議央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綠色再貸款,銀監會鼓勵銀行擴大綠色信貸規模;對綠色金融產品項下的資產,建議能夠實行比較優惠的風險權重和資本監管要求;鼓勵開展綠色資產流轉特別是證券化,擴大綠色金融市場參與面和規模;鼓勵商業銀行直接發起設立綠色產業基金,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推動綠色金融項目落地。從政府部門的角度,建議對於發行綠色金融產品的銀行,鼓勵安排專項資金給予部分或全額貸款貼息,或對綠色金融產品對應的綠色項目提供擔保等增信措施;對於綠色金融產品,可以提高其在對應企業受償序列中的地位,在發生違約事件時優先受償。

2006年,興業銀行以節能減排融資業務為切入點,開始了綠色金融的探索。2008年,興業銀行正式宣布採納“赤道原則”,目前是大陸地區唯一一家“赤道銀行”。陶以平坦言,興業銀行剛開始做綠色金融的時候,內部也有爭議,有人指出,我們開展綠色金融,以及採納“赤道原則”,要擔負不少額外的成本,包括接受很多的外部約束,而別的銀行都沒有這麼做,我們的市場競爭力會不會因此下降?

10年過去,陶以平認為通過綠色金融,興業銀行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他介紹說:“我們綠色金融融資的不良率僅為0.47%,大大優於銀行業平均資產質量。再比如,我行綠色金融支持的項目可實現每年節約標準煤2629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7383萬噸。”

綠色金融,將成為G20杭州峰會的議題之一。在中國和各方共同努力下,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在過去七個月的時間內召開了四次正式會議,並支持了許多與綠色金融相關的公開論壇。在深入研究和廣泛諮詢的基礎上,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擬向杭州峰會提交第一份《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就在全球發展綠色金融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