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22/11/04 | “個人碳賬戶”還應更多些

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需要完善以碳核算、碳賬戶等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把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加入碳市場,從而實現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個人減碳統計核算與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近年來,“個人碳賬戶”逐步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打開手機應用軟件,騎行、走路、購買節能產品、不選一次性餐具都可折算成“減排量”,在個人賬戶裡一目了然;登陸小程序,“廣東碳普惠”“西寧碳積分”“武漢碳寶包”等令人目不暇接,低碳行動轉換為減碳積分,再支持綠色消費,讓人不由點贊。

這些包含個人碳排放場景應用、數據採集核算、積分跨界兌換等功能在內的碳減排支持體系,就屬於“個人碳賬戶”。它簡便又直觀,能夠幫助普通人算清“碳賬”,從而提高全社會的減排意識和效率。

回首十年,正是在這樣一個個小細節中,全社會節減排能力不斷增強。近十年來,我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26.2%,相當於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9.4億噸,為碳達峰碳中和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局良好,但任重道遠。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能耗強度還有差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仍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階段中後期,能源總需求在一定時期內還會持續增長。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有60年到70年的過渡期,而我國祇有30年左右的時間。能耗強度差距大、能源需求總量高、過渡時間短,這些都意味著,我國溫室氣體減排的難度和力度都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

立足基本國情,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就必須加快轉變用能方式,實行全面節約戰略,從源頭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閥門。這個源頭,不僅在製造端,也在消費端。需要完善以碳核算、碳賬戶等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持續拓展碳管理的廣度、深度與精度,把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加入碳市場,從而實現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

細算大賬,我國個人消費端的碳排放管理空間巨大,減碳潛力十分可觀。從個人角度看,電子支付一次兌換5克碳排放,騎車一分鐘兌換1.8克碳排放,這點排放量,與我國數以億噸計的碳排放總量天壤懸隔。但“小”是相對的。我國是人口大國,以14億多人口為基數形成的任何消費都是海量的。如果每個人都少耗一度電、少開一天車,14億多人“減碳”的努力就會有巨大的成效。今年8月,北京“綠色生活季”小程序上線僅半月,參與人數就超過1006萬人次,減少碳排放量逾9萬噸,相當於6萬輛燃油小汽車停駛半年。可見,普通消費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力量,將個體減碳納入統計核算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亟需提速。

長遠研判,“個人碳賬戶”的不斷完善,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碳減排的內生動力。目前鼓勵消費者減碳的通常方式,是通過政府或平台補貼,使消費者獲得消費券或參與公益事業。這種方式雖然簡便,但是缺乏可持續的內生動力。如果消費者都擁有採集與核算標準統一的“個人碳賬戶”,且消費者與製造商、金融業、政府之間碳數據互聯互通,那麼個人就可以形成綠色資產、綠色信用,進而有望參與碳匯開發。從加入“減碳”公益到參與“賣碳”生意,減碳價值被提高,消費端的低碳轉型勢必提速,從而倒逼上游製造商加快綠色發展,進而使供應鏈上的碳減排環環相扣、彼此促進。把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加入碳市場,可謂事半功倍。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人是旁觀者、局外人,參與者理應多些再多些。

來源:易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