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國際動態
國際動態
2022/07/01 | 歐洲通過三項氣候變化相關重要草案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撰文稱,近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三項氣候變化相關的重要草案,分別涉及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的改革、被稱為“碳關稅”的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相關規則修正,以及設立社會氣候基金(SCF)。上述三項草案是歐盟“Fit for 55”減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相關立法草案仍在審議階段,但考慮到最新修訂內容以及歐盟一直以來在推動減碳速度上的“雄心壯志”,不排除草案快速通過,進而影響IMO未來目標的修訂,值得航運及上下游行業企業注意。

  影響面廣泛,包括34%的船隊和96%的運力涉及其中。從目前全球船隊的組成結構看,超過5000GT的船舶有35000多艘,運力約為21.4億噸,佔全球現有船隊比例分別為34%和96%。其中,全球參與歐洲航線的船隊並不是少數,歐洲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從域外進口的大宗物資和商品總量佔海運總量份額較大,其中成品油、原油、LNG進口以及小麥等糧食作物出口占比都超過兩成,LPG與煤炭和鐵礦石等物資的海運進口占比也不少。初步統計,參與運輸的航運公司多達3000多家,其中像日本、中國、美國、新加坡、韓國等船隊排名世界前10的非歐洲域內船東大國有可能受到的影響更大。據相關機構測算,如果歐盟不發放免費配額,進出歐盟的每艘船舶平均多支出20-80萬歐元。

  歐企馬士基、地中海、達飛大幅提前碳中和目標,率先啟動。馬士基、地中海、達飛等歐洲航運巨頭紛紛表示將在2050年實現自身船隊的碳中和,2030年前實現部分航線的“淨零”,並得到了相關國家政府與行業組織、貨主公司的大力支持。這些預期目標均大幅超過IMO目前設定的目標:IMO的GHG戰略目標是2050將排放量較2008年減少50%,但此時間節點看來很可能僅是全球航運業達標的底線而已。

  貨主、金融、保險等方面形成更大推力。近年來,國際海事論壇間相繼提出波塞冬原則(Poseidon Principles)和海運貨物憲章(Sea Cargo Charter)的呼籲,分別從銀行和貨主角度對航運減排產生重要影響力。其中籤署“波塞冬原則”成員繼續擴大,締約成員增至28家,覆蓋全球超50%的航運貸款總額,並逐步擴展至海上保險行業。2019年由海事、能源、基礎設施、金融等行業重要企業組成“零排放”聯盟(Getting to Zero Coalition)更是承諾“2030年前實現船舶零排放”,2050年實現國際航運脫碳。可以看出,不僅航運企業本身,一些航運上游的超級貨主也為其全部供應鏈變革製定了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製造和物流環節是其中重要組成。

  綜上所述,海運脫碳加速已經成為近年來全球海事界關注的焦點,不論歐洲相關提案何時最終“落地”,是否還有其它“附加目的”,都要看到未來對航運零碳解決方案以及船舶綠色技術需求更為緊迫。這次由歐盟最先發起的“由規則牽引市場機制變革”,未來對全球航運及貿易結構的影響程度如何,值得海事界持續關注。

來源:易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