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國際動態
國際動態
2022/02/14 | 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

深冬寒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號樓816辦公室燈火通明。

楊東旭副研究員帶領課題組一直在忙——利用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碳衛星)取得的觀測資料,他們在分析計算全球碳匯和碳排放時空分佈的新結果,討論我國碳匯變化趨勢。“這能夠幫助我們瞭解這顆衛星的優勢和不足,以便優化未來衛星的設計”。

二氧化碳排放是地球變暖的元兇之一。誰排放了二氧化碳?排放了多少?這些二氧化碳又去哪裡了?

全球變暖加劇,南極融冰加劇

這是科學研究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政策制定的科學依據,也是全球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的關鍵資料——

“碳衛星”能夠幫助我們給出答案!

2016年12月22日,它在酒泉成功發射。它帶在“身上”的,有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高光譜與高空間解析度二氧化碳探測儀、多譜段雲與氣溶膠探測儀等探測設備。這一下子,標誌著我國在溫室氣體監測領域達到了先進水準。

2016年12月22日3時2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發射升空。

有了觀測資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資料的反演——

太陽輻射在大氣中是如何傳輸的?大氣散射、吸收有什麼特徵?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研製出了中國碳衛星二氧化碳濃度反演演算法,高精度類比,精確地刻畫,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正因為有了這樣精度優、效率高的演算法,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即時變化情況可以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來,碳源匯的定量計算與監測也有了依據。

這顆“碳衛星”真是出手不凡:2017年9月,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佈圖問世,平均精度達到2.11ppm;2020年,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劉毅團隊改進了資料品質和反演演算法,將資料精度提升到1.5ppm,並獲得陸地生態系統日光誘導葉綠素螢光資料產品;2021年,獲取了中國“碳衛星”首個全球碳通量資料集。

中國碳衛星(TanSat)監測全球碳源匯示意圖。大氣所供圖

“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結果,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是國際上繼日本、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具備該技術的國家。”楊東旭自豪地說,這顆“碳衛星”,讓我國科技工作者和相關部門能夠掌握第一手資料,增加了我國在氣候變化全球談判中的底氣。

工作還在繼續,正如劉毅所說:“我們希望能與其他國家合作形成碳衛星‘虛擬星座’,聯合觀測大氣二氧化碳,為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更加豐富的監測資料。同時,我國新一代‘碳衛星’的設計與研發已經提上日程。這將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也體現了一個大國的擔當。作為科研人員,我們深感使命光榮。”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