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台灣動態
台灣動態
2021/12/10 | 碳關稅、碳權交易與台灣產業的挑戰

隨著國際上日益重視碳關稅與碳權交易,110年11月23日管理學院永續與社會責任辦公室(Offic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Actions, ORSA)與財務管理學系合辦「碳關稅、碳權交易與台灣產業的挑戰」之演講,並邀請禾豐碳中和有限公司薛新祐營運總監分享其在此議題的見解與經驗。

薛總監在演講一開始即提到「碳權交易的行業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成為全世界最夯的行業之一」。隨著各國對於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議題之重視,各行各業皆與碳權交易息息相關。不同於以往,除了產品既有成本外,企業必須額外考量碳成本的計算,一旦碳成本高於利潤,公司容易倒閉。現在起各個企業皆須評估利潤是否高於碳成本,或將過高的碳成本透過轉移到供應商,這也是近年來為何蘋果要求台積電及鴻海達到碳中和。

演講中薛總監提及國際間兩個主要概念標準,分別為ISO 14067及碳排放權制度交易系統(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簡稱ETS)。台灣過去計算方式僅有包含生產端之碳成本,直到去年環保署公告以ISO 14067標準,碳成本計算範圍才擴大涵蓋範圍從開採到進口,包含運輸之源頭碳、供應商生產之過程碳及客戶使用與回收過程之終端碳。

關於碳權如何認證並買賣,全世界有少數幾套公認的標準,例如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ETS為一配額買賣制度。各國訂定各公司的標準排放量,企業透過減排或向其他企業購買碳權的方式解決高出標準之排放量。近年來美國、中國及日本積極加入,未來將成為大國對其他小國的貿易限制。如薛總監提到「碳成本會越來越高,對於越晚起步之國家、企業越不利,也因此生存不下去」,現今台灣唯有趕快加入ETS制度,才能享有免費配額等優惠並避免遭受最嚴格的標準審查。

薛總監提到「這將會是一場全世界的可怕貿易戰。」未來真正的競爭不在於產品,而在於碳成本之計算。企業應第一時間教育採購單位如何判別並審核是否有碳足跡及碳中和之認證。

最後同學的提問「台灣在未來是否有機會如新加坡擁有自己的碳排放平台呢?」薛總監認為首先必須先觀察台灣企業是否願意嚴格遵守國際標準進行碳揭露。另外由於現在起步已晚,必須盡快符合ETS制度。

來源: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