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25/04/07 | 新加坡首次國家碳信用採購吸引近13億新元投標!

新加坡政府近日宣布,首次針對高品質、基於自然的碳信用採購招標取得圓滿成功,共吸引了17家國際企業參與投標,總投標金額接近10億美元(約13億新加坡元)。此舉是新加坡政府為實現2030年國家碳減量目標所做的重要策略部署。

該招標於2024年9月由新加坡總理辦公室戰略小組發起,旨在採購最晚於2031年2月交付的碳信用。根據新加坡政府採購入口網站GeBiz近期公佈的數據,國際大宗商品巨頭托克集團(Trafigura)的碳交易部門提交了最高金額的標書,總金額接近2.235億美元(約3億新加坡元)。不過托克集團並未公開具體提供的碳信用金額及每單位價格。

能源與大宗商品公司Mercuria Asia Resources緊隨其後,投標超過500萬個碳清除信用,每個碳信用出價約29美元(38.50新加坡元),總額超過1.5億美元(2.06億新加坡元),排名第二。

此外,脫碳技術方案供應商DNZ ClimateTech也積極參與,提交了500萬個碳信用,每個碳信用價格為40新元,總出價達2億新元。其他參與招標的重要公司還包括GenZero(50萬個碳信用,每單位價格55新元)、石油巨頭殼牌(總額3400萬新元)和中國石油(總額2180萬新元)等。

本次招標是新加坡政府長期永續發展策略的一部分。根據新加坡國家氣候目標規劃,該國在2021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需去除約25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確保2030年達到累積6,000萬噸的碳清除目標。

在本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新加坡政府計劃於2025年再次發起新一輪招標,預計採購至少50萬個符合《巴黎協定》第六條和嚴格環境完整性標準的基於自然的碳信用,以進一步推動國家減碳進程。

新加坡碳稅

有別於國家採購,對新加坡企業層面而言,碳信用的另一個應用在於碳稅抵扣。自2024年起,新加坡公司將可以選擇利用符合條件的國際碳信用來履行部分碳稅義務。該政策於2022年11月推出,旨在協助新加坡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透過購買這些碳信用,企業最多可以抵銷其碳稅排放的5%

新加坡的碳稅適用於每年排放至少25,000噸溫室氣體的所有設施。該稅於2019 年推出,定為每噸5新元,2024年和2025 年將升至每噸25新元,2026年及以後將升至每噸45新元。對於排放難以減少的公司來說,國際碳信用提供了另一種脫碳途徑,使他們能夠引導財政資源來支持全球減少或消除排放的項目

整體來說,新加坡此次成功舉辦的國際碳信用招標,凸顯了國際市場對高品質碳減排計畫的強烈興趣,也標誌著新加坡在區域乃至全球碳市場的領導地位進一步提升。

來源:碳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