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25/04/07 | 碳關稅或將成為反制川普關稅新工具

(Source Photo: 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2025年,全球貿易與氣候治理走到了一個分岔口。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布新一輪「解放日」 ( Liberation Day )關稅,將對中國、歐盟以及所有進口商品徵收前所未有的高比例稅率,標誌著美國在全球化體系中進一步轉向孤立主義。而幾乎同時,歐盟正在強化其提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試圖透過氣候規則重塑全球貿易秩序。

雖然這兩者都屬於“關稅”手段,但它們的邏輯、目標與未來影響卻背道而馳——一個象徵著全球化的“逆流”,另一個則代表著全球綠色貿易的“潮流”。在這個對比中,我們或許能窺見未來國際秩序的新趨勢。對比揭示全球氣候與貿易秩序正步入一場結構性重組:關稅,正成為制裁和反制的新工具。

一、「關稅」對話中的製度分裂:經濟民族主義vs 氣候規則主義

川普的關稅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民族主義的回潮,強調產業安全、國內製造優先和供應鏈去全球化。這種行為對全球化共識構成挑戰,其出發點是削弱對手、提升自身,不以製度協調為目標。而CBAM碳關稅的設立則具有明確的製度化路徑和全球公共品屬性。它並非為了“封鎖”而生,而是為了將歐盟內部碳定價機制延伸到國際市場,以確保“公平碳競爭”,防止碳洩漏。儘管它在短期內可能成為已開發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綠色障礙工具,但其製度邏輯卻指向一種更具包容性的治理方向。這兩種制度路徑的分裂,不僅反映了全球對貿易工具理解的分歧,也預示著未來氣候外交和貿易規則的兩種可能軌跡。

二、CBAM的加速邏輯:從綠色障礙到綠色武器

川普政府一貫主張“能源獨立”與“石油復興”,其政策方向包括:

撤銷新能源補貼,支持煤炭、石油、天然氣開採;

削弱排放限制,放寬工業與運輸領域碳監管;

退出或邊緣化國際氣候協議,弱化全球協作義務。

這一政策方向意味著:美國的能源結構將從低碳向高碳回歸,其國內製造、原材料、運輸等多個鏈條的「單位產品碳強度」將顯著上升。歐盟原計劃在2026年正式實施CBAM,逐步涵蓋鋼鐵、水泥、鋁等高碳產業。在川普政策的刺激下,CBAM的執行邏輯正在悄悄改變:

  • 加速落地,範圍擴大化:CBAM覆蓋範圍可能從重工業擴展至高附加價值的塑膠、汽車、消費性電子等產業,形成更廣泛的碳審計鏈。
  • 功能轉變地緣化加深:CBAM由最初的碳洩漏防護機制,可能演變為應對美國高碳經濟競爭的主動工具——從「綠色壁壘」變為「綠色武器」。
  • 連結效應,制度擴散:加拿大、日本、英國等已開發國家正在考慮推出“本土版CBAM”,全球或將出現一套“碳審計-碳徵收-碳抵扣”的新型國際貿易制度,推動全球碳定價趨向制度化與協調化。

三、「全球碳定價拼圖」加速拼合:政策碎片化走向制度集成

川普的單邊主義在削弱全球多邊機制的同時,反向刺激了全球碳市場建設的步伐。 CBAM的現實壓力,迫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從「防禦姿態」轉向「主動接軌」:

  • 發展中經濟體制度化因應:中國、印度、印尼等國家正在加速碳市場立法、擴大碳覆蓋產業、推動MRV體系透明化,以將「內部碳定價」作為「外部碳合規」的有力支撐。
  • 區域市場聯盟初現端倪: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區域可能建立「碳信用互認」機制(如非洲碳聯盟),在製度邊界內爭取規則對等,避免被CBAM系統性邊緣化。
  • 數位技術推動制度對接:區塊鏈碳帳本、衛星MRV系統、AI排放識別等技術快速嵌入碳市場核心,大幅降低多國間碳數據不一致的問題,為碳市場的互通互認提供了數位基礎。

四、氣候外交的新戰線:綠色多邊主義vs 氣候地緣政治

當碳定價成為貿易進入門檻,氣候治理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地緣政治博弈的舞台:

  • 「綠色同盟」迅速成形:歐盟以CBAM為槓桿,試圖建構一套以氣候政策為核心的綠色同盟,推動WTO改革、G7綠色供應鏈、全球碳揭露等多邊規則機制,以製度話語權塑造全球綠色秩序。
  • 美國的氣候孤立與再競爭:川普政府強調「碳脫鉤」策略,可能選擇繞過CBAM體制,自建「碳中和無碳約束」的供應鏈圈。這不僅削弱全球減排合力,也激發新興經濟體在綠色談判中對美國態度的對立。
  • 全球「碳聯盟」的再塑機會:雖然短期內氣候外交將更加政治化、碎片化,但長期看,若全球市場對碳合規要求普遍加強,各國或將圍繞碳透明、MRV標準、信用核算等議題,建立「第二代巴黎協定」式的全球共識。

結語:兩種「關稅世界」的未來軌跡

如果川普關稅象徵全球化「逆流」與秩序碎裂,那麼CBAM則代表著透過碳規則重構全球貿易的「潮流」。如今川普的正式官方宣布和各國的強烈反對可以直接看出,雖然兩者都是貿易幹預工具,卻映射出完全不同的製度信仰與戰略目標:

  • 一者主張“本國優先”,犧牲協調換取短期優勢;
  • 一者推動“綠色公平”,以製度標準換取長遠合作。

未來全球秩序重塑,不再是傳統經濟邏輯的延伸,而是圍繞著碳定價、公平減排、技術透明等綠色變數展開的新博弈。 CBAM碳關稅所代表的綠色秩序,也許並不完美,卻正在成為世界開始認真考慮的「新共識模板」。若美國堅持高碳政策,逆流大力推動傳統化石能源使用,擴大其傳統製造業產品出口,歐盟及其盟友將可能擴大其CBAM聯盟,包括中國等綠色陣營國家可以透過碳價格協調、碳聯盟等方式加強碳責任對美國進行共同施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碳關稅將成為反制川普關稅新工具。

來源:碳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