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25/03/14 | 微軟考慮利用天然氣和碳捕獲技術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提供動力

微軟正在考慮利用天然氣結合碳捕獲技術為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提供動力。這項計畫的核心在於透過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減少資料中心的碳排放,同時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據微軟能源副總裁Bobby Hollis表示:“這絕對是可以考慮的。商業上可行且具有成本競爭力的情況下會採用碳捕獲方案。”目前,開發碳捕獲技術的公司依靠45Q等聯邦稅收抵免來使該技術可行。 EPA對天然氣工廠的要求也規定,新工廠必須配備二氧化碳過濾器,以便運輸和儲存天然氣。但45Q和EPA要求都不能保證繼續有效。3月初,共和黨眾議員斯科特·佩里(Scott Perry)提議立法廢除稅收抵免,而EPA作為一個整體正面臨新政府的審查。45Q稅收抵免最初於2008年設立,隨後透過各種立法措施擴大和延長,包括2018年兩黨預算法案和2022年通膨削減法案。碳信用的價值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而波動,範圍從每噸二氧化碳60美元到180美元不等。使用直接空氣捕獲技術捕獲的二氧化碳並安全儲存在深層鹽水或其他地質構造中可獲得最高價格的碳信用。

天然氣+碳捕獲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等能源巨頭也積極推動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並配備碳捕獲裝置。埃克森美孚計劃在懷俄明州的LaBarge啟動CCS擴建項目,預計將減少120萬噸碳排放。雪佛龍則與GE Vernova合作,計劃在2027年建造一座提供4吉瓦電力的天然氣工廠。

此外,貝克休斯與Frontier Infrastructure的合作也值得關注。雙方計劃在懷俄明州開發Sweetwater碳儲存中心,該項目將提供開放式的二氧化碳儲存服務,並結合天然氣發電技術,為資料中心和工業客戶提供低碳電力。

儘管天然氣結合碳捕獲技術為資料中心提供了潛在的低碳解決方案,但微軟也在探索其他能源選項。例如,微軟曾在2023年簽署協議,支援重啟三哩島核電廠,以滿足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

資料中心六大趨勢

1. AI優化資料中心能源管理: A I本身正在被用來優化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例如,Google DeepMind開發的AI系統已經能夠優化資料中心冷卻系統,提高能源效率比(PUE)。未來,更多AI驅動的能源效率管理系統將被應用。

2. 碳中和與綠色資料中心:各大科技公司(如Google、Microsoft、Amazon等)都在承諾「碳中和」或「碳負排放」目標。例如,微軟計劃在2030年實現碳負排放,並且投資碳捕獲和封存(CCS)技術。未來,更多資料中心將採用再生能源,並參與碳市場交易,如購買碳信用或投資碳捕捉技術。

3. 液冷技術發展:傳統風冷技術能耗較高,液冷技術(如沉浸式冷卻、直流液冷)正成為主流趨勢。液冷相比傳統風冷能耗可降低30%以上,並能提高伺服器的運算密度。

4. 分散式資料中心與邊緣運算:為了降低資料中心的能耗和網路傳輸負擔,分散式資料中心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正在崛起。這種模式減少了資料在主資料中心的處理量,同時減少了資料傳輸過程中額外的能源消耗。

5. 再生能源+儲能係統結合:隨著電池儲能技術(如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氫能儲能)進步,資料中心可能會更多地結合本地儲能係統。例如,Google和Tesla等企業正在探索使用太陽能+電池儲能係統,為資料中心提供穩定的綠色電力。

6. 資料中心能源政策監管增強:各國政府正加強對資料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監管。例如,歐盟可能會將資料中心納入《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或碳市場,要求資料中心營運商報告並抵消其碳排放。未來,合規壓力可能加速資料中心轉型為低碳能源。

來源:碳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