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發展中國家將需要數兆美元來應對氣候變遷——但究竟需要多少錢,誰會支付?這些棘手的問題將在今年11月在阿塞拜疆舉行的COP29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爭論。
▍什麼是氣候融資?
這是今年談判中的熱門詞彙,但「氣候融資」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來說,它是指以「符合低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韌性發展的路徑」所使用的資金,引用於《巴黎協定》的措詞。這包括政府或私人資金用於低碳投資,如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電動車等技術,或適應措施,如防洪堤壩以應對海平面上升。這張照片於2022年6月29日透過無人機拍攝,顯示了格陵蘭西部伊盧利薩特的Disko灣頂部冰山上的大融化孔中的碧綠水。— AFP照片
▍需要多少資金?
非營利研究組織「氣候政策倡議」估計,從2030年到2050年,每年需要10兆美元(約42.6兆令吉)的氣候融資。相較之下,2021-2022年期間的支出約為1.3兆美元。但在聯合國談判的術語中,氣候融資已被用來指稱更具體的事情——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應對全球暖化所需資金方面所面臨的困難。氣候融資和傳統發展援助之間的界線有時會變得模糊。但聯合國委託的專家估計,到2030年,除中國外的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約2.4兆美元。
這張空拍照片拍攝於2024年1月27日,顯示了伊拉克南部al-Muthanna省Samawa沙漠中的一隻駱駝。 — AFP照片
▍誰來支付?
根據1992年通過的一項聯合國協議,一些被認為是富裕的、工業化的、對全球暖化負有最大責任的國家有義務向世界其他地區提供賠償。2009年,這些國家——美國、歐盟、日本、英國、加拿大、瑞士、土耳其、挪威、冰島、紐西蘭和澳洲——承諾在2020年每年支付1000億美元。他們直到2022年才首次實現這一目標。這一拖延損害了信任,並激發了對富國逃避責任的指責。
在COP29會議上,近200個國家預計將就2025年以後的新融資目標達成一致——但在應支付多少以及誰應支付的問題上仍存在深刻分歧。印度呼籲每年支付1兆美元,比現有承諾增加了十倍,但負擔支付的國家希望其他主要經濟體也能分擔。他們認為,自1992年以來,時代已經改變。經濟發展了,新的強國崛起,而1990年代初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如今僅佔歷史溫室氣體排放的30%。
特別是,要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污染者之一——以及海灣國家參與支付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這些國家並不接受這項提議。
聯合國成員國的國旗(由左至右)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肯亞、吉里巴斯、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和寮國於2022年11月7日在埃及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COP27氣候大會上按字母順序飄揚。 — AFP照片
▍他們將從哪裡找到資金?
目前,大多數氣候融資援助透過開發銀行或與相關國家共同管理的基金分發,如綠色氣候基金和全球環境基金。活動人士對1000億美元的承諾持強烈批評態度,因為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以貸款的形式分發,儘管這些貸款通常有優惠利率,但仍被認為加重了貧困國家的債務問題。即使經過上調,未來的任何承諾都可能遠低於所需的金額。但這仍然被視為具有高度象徵意義,並且對解鎖其他資金來源至關重要,特別是私人資本。
金融外交也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G20中展開,其中巴西東道主希望制定一項對億萬富翁徵稅的全球稅收。新的全球稅收的概念也得到了法國、肯亞和巴貝多的支持,並得到了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支持,舉例如航空或海運。將化石燃料補貼轉向清潔能源或用債務減免換取氣候投資也是選項之一。COP29東道主阿塞拜疆也提出了一項提案,要求化石燃料生產商為一個新的基金做出貢獻,向發展中國家輸送資金。
至於在COP28上創建的「損失與損害」基金,用於支持脆弱國家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目前仍遠未實現,僅承諾了6.61億美元。
來源:碳中和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