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23/03/20 | 全國碳市場引入配額預支制度是個啥?會對市場造成何種影響?

基本沒影響,但同時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最近,生態環境部印發了《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下稱“方案”)。該方案與去年11月發布的徵求意見稿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我在文章2021~2022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出台,新的“盈虧平衡值”有什麼作用?中也進行了內容解讀。相對於徵求意見稿,正式稿中比較重要的差異就是設定了配額預支的規則。

方案中提到對配額缺口率在10%以上(含)的企業,確因經營困難無法通過購買配額按時完成履約的,可從2023年度預分配配額中預支部分配額完成履約,預支量不超過配額缺口量的50%。同時提到了2019—2020 年度配額結轉相關規定另行發布。

結轉(Banking)和預支(Borrowing)是為增加碳市場活躍度常見的靈活機制。它倆一個是配額多了想要存,一個是配額少了想要藉,就像是一對雙包胎一樣活躍於各大碳市場。

雖然是雙胞胎,但總體來說哥哥結轉的出場次數要比弟弟大得多。因為結轉相當於存錢嘛,把富裕的錢存起來放在將來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碳市場都是允許無條件無限制結轉的,因為這會導致企業即使有富裕的配額也不願意賣,他們會想萬一哪天配額突然吃緊了可以拿來用,或者是等碳價高的時候賣出去。這樣會導致很多配額有缺口的企業即使想買也買不到。上海,湖北等地方碳市場在結轉方面都設置了一定的條件,而全國碳市場目前還未明確結轉方案,從目前政策風格來看,大概率會允許無條件全額結轉。

相對於結轉像存錢,預支則像是貸款,而且是無抵押的那種,一聽起來風險就比較高。所以大部分市場都不允許預支。而且在一個價格看漲的碳市場中,即使有預支的製度,企業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去預支的。

縱觀所有的碳市場,常態化允許配額預支的碳市場只有韓國碳市場。而韓國碳市場推出配額預支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上掛牌交易的配額及補充機制下的碳信用KOC太少,導致配額有缺口的企業即使有錢都買不到足夠的配額和KOC履約。為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配額預支以外,韓國還出台了配額結轉政策,限制企業屯配額,逼他們將富裕配額拿出來賣,同時加大配額拍賣量以及開放國際KOC申請。之後碳市場供應短缺的問題有所緩解,這一系列的政策也一直沿用了下來。

所以,全國碳市場算是第二個允許配額預支的碳市場。這個機制會不會常態化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想解決的問題不一定得到解決。

方案裡面關於配額預支的規則已經寫得很明確,只有經營困難且配額缺口在10%以上的企業才允許預支配額,且預支額度不能超過缺口的50%。當然,其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給困難戶續命,這與韓國建立配額預支制度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通過這種方式真的能給困難戶續命嗎?通常來說,火電企業配額缺口能夠大於10%,一定是接近淘汰的落後機組,那麼它來年配額缺口大於10%也是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再加上借的5%給上一年需要還,即使再藉下一年的5%,那麼它還是會缺10%,這跟配額預支政策沒出是一樣一樣的。所以,配額預支政策無論出不出,最終結果還是一樣,只是早一年遲一年的問題。

總的來說,碳市場建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淘汰一些高排放的落後企業,而現在出台的配額預支政策的目的看起來卻像是在保護這些企業,聽起來多少有些不合適。但中國的電力行業本身就不是完全市場化製度下的產物,很多企業即使一直虧錢,為保當地民生也在堅持運營,在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台前,這些企業是一定不能倒下的。但配額預支這個方案貌似並不是解決方案,所以配額預支制度今後會不會常態化運行,還得再看看。

當然,如何解決這些保民生企業的生存問題,還需要通過尋找其它途徑來解決。

來源:低碳老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