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國際動態
國際動態
2017/05/03 | 未來十年對於實現《巴黎協定》至關重要

4月13日,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科學家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研究稱,除了不可預見或具有變革性的技術進步,人為排放需要在未來10年達到峰值以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如果負排放科技在全球範圍內仍受到技術或經濟的限製而保持不可實現狀態,那麼到2100年,化石燃料將可能被要求減少到主要能源供應的四分之一以下,而其容許消耗率甚至需要降低更多。

  

根據研究,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我們需要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保持碳吸存,從而在未來十年達到淨排放量峰值。《巴黎協定》旨在將全球均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努力。

  

“研究顯示,為了到2100年實現1.5℃目標,能源和土地使用系統必須在2040年之前實現淨零溫室氣體排放,”IIASA生態系統服務和管理項目主任邁克爾﹒ 奧貝斯坦納說。

  

研究者對未來能源發展的四種不同設情景進行了比較。在“可再生能源高增長”情景下,即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每年可增長5%左右,淨排放量可在2022年達到峰值。然而在缺乏大量負排放科技的情況下,全球平均氣溫仍將升高2.5%,從而無法實現《巴黎協定》目標。

  

“可再生能源高增長雖然目標遠大,但並非不可實現,”IIASA研究員布雷恩﹒ 沃爾什說道。“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3至2014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了2.6%。相比之下,該研究發現對化石燃料的持續依賴將使得碳排放量於本世紀末才能達到峰值,並使得全球溫度到2100年升高約3.5℃。

  

研究表明,目前化石燃料佔全球能源供應的95%,到2100年很可能需要減少到25%以下。與此同時,必須減少如森林砍伐等,這樣才能在本世紀末實現累積排放量較正常情況減少42%。

  

“此項研究全面考慮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排放路徑。我們不僅考慮了化石燃料排放,同時還將農業、土地利用、糧食生產、生物能源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碳吸收也考慮到其中。”沃爾什解釋道。
來源 :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