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2017/02/08 | 中國綠色金融:下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2016年9月,中國與美國先後提交《巴黎氣候協定》批准文書,承諾致力於減少環境污染。這是推動該協定生效的一個決定性時刻。但推動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綠色發展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民間資本一起來做出改變。

 

政府預計,中國在未來五年中每年需要高達6000億美元的綠色投資,這是過去20年經濟快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空氣、水和土地污染帶來的後果。公開批准《巴黎氣候協定》有助於推動公眾對政府治理環境問題的積極支持,但更艱鉅的任務是促進資本流向新的綠色項目。

 

考慮到這一挑戰的難度和所需解決方案的規模,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將引領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

 

支持綠色債券的發展高居中國政府治污規劃的政策與監管議程之上。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成立了工作小組,並在2015年建議成立了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中國自此鞏固了作為綠色債券發行國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已達2200億人民幣,佔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量的40%以上,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國。

 

同時,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下屬專題小組開展了綠色項目界定、政策激勵措施以及綠色債券的評級和認證等方面的研究。這些研究幫助中國人民銀行建立了相關規範,包括綠色債券收益的管理和應用指導方針,以及相關的信息披露要求。此外,國家發改委印發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包括重點支持的綠色項目清單和政策激勵建議。

 

其他監管機構包括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在製訂其他類型綠色債券的發行指引。中國人民銀行2016年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國內銀行間市場的決定,為境外資本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帶來了新動力。

 

中國政府明確了向全球投資者開放國內債券市場的需要,來促進經濟向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的轉型,遠離高污染行業。與此相應的是,中國已宣布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涉及六大重污染行業,如燃煤發電已被納入試點。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望限制企業產生的污染量,並要求他們為碳排放配額支付費用。企業可出售未用盡的配額,而配額不夠的企業可以購買碳排放權。雖然中國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建立起一個具備一定規模且能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市場,但這一舉措有著廣闊前景。

 

中國在綠色金融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面臨挑戰。目前,綠色債券市場機制不完善和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全國和地方規劃部門還需努力確保綠色項目真正有效地執行。另外,市場也需要一個能夠促進綠色項目融資的法律和製度基礎,以推動綠色產業的持續發展。

 

投資者對提升環境風險披露的要求也得到了關注和處理。採用完善的評級系統和標準化的績效衡量指標則有助於綠色產業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者。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如穆迪和標準普爾已發布綠色債券評級體系,併計劃引入其他工具來評估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情況。中國在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16年12月,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推出中國首個綠色債券評級體系,構建了對綠色債券募投項目環境效益的定量評價標準和操作方法。

 

隨著綠色產業發展日趨成熟,各國政府也在利用財政槓桿來調節綠色金融市場。例如,美國政府對某些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免稅優惠;在歐洲,歐洲資產擔保債券理事會一直在遊說監管機構(包括巴塞爾委員會)降低綠色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

 

而在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目前對具備綠色金融領域專業知識與能力的本土人才的需求,致力於通過與金融行業各類機構的密切合作來培養該領域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包括環境和氣候風險評估、綠色金融產品設計等。中國一些頂尖大學已經開設了綠色金融專業課與該方向的碩士課程,培養綜合型綠色金融人才。

 

全球投資者在過去的幾年中越來越關注新興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準則,以帶動投資決策。在亞洲,這一決定投資價值的新視角變得日益重要,企業利益相關者和投資界都在深入研究ESG議題。

 

CFA Institute一項針對全球2000位投資經理的年度調查充分印證了這一趨勢。當問及在投資分析決策中如何考量ESG因素時,5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整個投資分析決策過程中考慮ESG因素,38%的受訪者稱他們採用最佳的方式進行積極調整,36%的受訪者則利用ESG分析來做排除篩選。這些結果反映出投資界日益明白,ESG這一新興的標準極有可能成為公司管理和股東價值的晴雨表。

來源 : 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