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
2016/09/20 | 綠色金融正當其時綠色債券大有可為

綠色金融,無論是在G20杭州峰會上的亮相,還是在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近期發布的《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正在成為各方日益關注的焦點。

隨著對綠色金融的重視,我國正迎來綠色金融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日前結束的中債氣候債指數推介暨綠色債券信息披露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介紹了綠色金融發展的最新情況,並對我國在綠色債券領域取得的成果予以了積極評價,同時就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

從頂層設計出台到金融市場積極響應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體係從頂層設計到市場規模,都獲得了飛速的發展。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了建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並將發展綠色債券市場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為貫徹落實該方案,各主管部門相繼出台了綠色債券相關的政策指引:2015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以下簡稱《綠債目錄》),作為關於綠色債券界定與分類的指引性文件;國家發改委也隨即出台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16年3月16日正式發布《關於開展綠色公司債券試點的通知》。

2016年8月31日,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包括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市場、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環境權益交易市場等各要素的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提出了發展方向,並支持地方發展綠色金融,推動開展相關國際合作。

作為綠色債券信息披露座談會的參會專家,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綠金委”)主任馬駿表示,《指導意見》的主要意義在於給社會資本發出政策信號,降低綠色投資者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

此外,馬駿還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及其提交的《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馬駿表示,綠色債券市場為發行人提供了新的中長期融資渠道,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可投資品種,通過“聲譽效應”激勵更多的綠色投資。

事實上,在綠色金融相關的頂層設計出台後,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響應。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董事長水汝慶表示,作為我國債券市場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中央結算公司積極成為綠金委的理事單位,同時堅持精耕細作,在綠色債券的全生命週期基礎設施服務、發布綠色系列債券指數、探索存量綠色債券識別、積極推動業內專家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許多基礎性、開創性的貢獻。

首只氣候相關債券指數發布

隨著國內首只綠色金融債、首只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等綠色債券的發行,我國綠色債券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為了推動我國綠色債券的發展,中央結算公司與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合作編制並於2016年4月發布了中國首批綠色債券指數:中債—中國綠色債券指數與中債—中國綠色債券精選指數。為進一步深化綠色債券的分類與應用,在中債—中國綠色債券指數樣本券的基礎上,中央結算公司與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合作編制了中債—中國氣候相關債券指數。

據中債估值中心副總經理牛玉銳介紹,“中債—中國氣候相關債券指數”由中央結算公司和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合作編制,是全球首只氣候相關債券指數,填補了市場對該類型債券價格走勢進行跟踪的空白。

數據顯示,“中債-中國氣候相關債券指數”的基期日為2009年12月31日,基點值為100。截至2016年8月31日,指數成份券共210只,平均市值法久期為5.64,近1年財富指數回報率為9.49%,指數總市值約為1.33萬億元。該指數在彭博、路透、財匯、萬得終端上予以轉發。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作為上述債券指數的另一編制方,其中國區負責人戴偉惠表示,氣候相關債券是用於低碳及氣候適應型基礎設施融資的債券。此次發布的氣候相關債券指數有助於促進市場的認知,有助於投資者了解這些債券並投資,有助於促進整個綠色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促進其發展。

據介紹,目前全球氣候相關債券規模已達6940億美元,其中貼標綠色債券1180億美元,未貼標氣候相關債券5760億美元。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將未貼標債券納入統計口徑的意義主要在於向市場揭示哪些資產、哪些項目、哪些發行人有潛力可以發行綠色債券,只是暫時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建立發行框架。

市場健康發展信息披露成關鍵

時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關注綠色金融,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綠色環保產業,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為了夯實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基礎,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呼籲加快完善環境評估與信息披露等機制。

與會專家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原表示,環境信息披露是綠色債券健康發展的關鍵。廖原稱,環境效益信息的披露,從內容看應滿足國際共識的綠色債券原則(GBP)及人民銀行2015年第39號公告等政策文件的要求,披露募集資金投入綠色項目的情況、綠色項目的進展情況、綠色項目的環境效益。

在廖原看來,在環境信息披露時,應堅持簡潔、明晰的原則,避免準則要求之外發行人其他信息的洩露。對於具體的披露方式,有能力的發行人可選擇自行披露的方式,自行完成綠色債券投向環境效益的評估測算並定期披露;對於其他發行人,可以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測算評估綠色項目的環境效益,披露經核證的環境信息。

馬駿認為,未來應從五個方面推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統一我國綠色債券的界定標準;完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開發更多的產品,包括指數產品;培育第三方認證機構,強化質量要求;推動綠色債券評級發展。

其他與會專家同時表示,後續市場的發展需在加強規範、持續信息披露方面進一步推進完善,迫切需要包括發行人在內的各類市場機構在綠色債券信息披露方面作更多努力,包括提高發行相關主體的環境信息披露意識,明確披露的標準、原則和內容框架,促進第三方認證的標準化,推動實現持續、公開的信息披露。

對存量綠債的主動識別獲讚譽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談會上,眾多市場機構的有關負責人也分享了自身在參與綠色金融實踐中的切實感受。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資金部總經理劉優輝表示,“三農”與綠色有緊密關係,農發行存在著沒有冠名綠色、但實際用於發放綠色信貸的“實質綠債券”。農發行3只存量債券納入中債綠色系列債券指數,率先開啟了存量綠色金融債券識別的通道。

劉優輝呼籲在《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充分考慮“三農”項目;整合綠色金融相關政策並促進其落地;創新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債券基金等;統一境內外綠色債券標準;豐富綠色債券幣種,滿足不同投資人和發行人的需求。

國家開發銀行資金局副局長余汪順、進出口銀行資金營運部副總經理趙鷹介紹了綠色金融領域的業務的發展情況,並對綠色債券市場提出建議。餘汪順建議,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按政策框架、市場基礎設施​​、推動運行、國際接軌四個步驟進行,實現綠色債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趙鷹則建議,簡化綠色債券審批、提高效率,降低發債成本,鼓勵專業化綠色投資機構三個方面促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

中央結算公司研發部​​主任宗軍錶示,需明確綠色定義與檢驗機制,通過“1+X”框架(即國際統一的標準+符合各國國情的附件)來實現國內、國際兩套標準的統一;逐步推進信息披露,通過完善信息披露形成自律機制,檢驗發行人是否真實地將募集資金投向綠色領域。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中央結算公司對於存量綠債的主動識別,這種重實質輕形式的編制理念,符合中國實際,是對多年來從事綠色事業的廣大企業辛勤勞動的認可和尊重,有利於鼓勵和引導綠色投資,也是助力國內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一項工作創新。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