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7/09/02 | 碳中和為什麼非常重要?

碳中和,是通過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然後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它是人們對地球變暖的現實進行反思後的自省、自律,是世界人民覺醒後的積極行動。它最初由環保人士倡導,並逐漸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並且成為受到各國政府所重視的實際綠化行動。通常可以通過推動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樹造林等方式,來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在今後的減排行動中將變得非常重要,是因為全球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產生了新的變數。

  眾所周知,巴黎協定是一份包含了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全球性氣候變化協定,是世界各國按照求同存異,採取自主決定貢獻的方式達成的公約性文件,為2020後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具有歷史性意義。但是當前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以中歐及金磚四國為基礎的國際主流社會仍然堅持巴黎協定的精神,另一方面國際碳市場製度設計出現嚴重障礙,歐盟碳市場目前仍然沒有起色,全球目光都緊盯中國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而中國統一市場啟動也在篩選各種方案。從最初宣布的八大行業到可能暫定一個行業,統一市場與區域市場並存發展的格局設計,畢竟這種設計更需要萬全之策。也表明了碳交易市場化機制在推動全球社會的減排行動中,仍處於路徑探索路徑階段。

  原來的碳交易機制設計是基於重點問題重點處理,以點帶面的原則,從重點排放行業重點企業推動,來達到推動全社會減排的目的。歐盟碳交易制度是這樣,美國的碳交易設計也是這樣,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都是這樣參照設計。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在國際和各國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管理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並不能快速推動社會的減排,滯後於國際社會綠色潮流的內在發展需求。

  特別是當今中國,已經把綠色發展作為國策,社會民眾對綠色發展的接受度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而如果採取以前的管理方式,僅僅由控排企業來完成部分減排目標,事實上效果事倍功半。從我們自身的目標來看,用碳強度配額管理方式,採取增量控制的辦法,實際上對企業的約束力非常有限,更不用談對推動社會排放約束了。而即使總量控制的辦法,也僅僅是針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仍然對推動社會綠色發展沒有起到根本的促進作用。

  我們呼籲多年的節能減排,全員有責,如果長期一直不能落實到行動方面,不能讓社會大眾參與其中,中國的綠色發展就不能對全球起到積極影響。雖然我們巨資投入了大量的風光電項目、垃圾處理、森林碳匯項目等,但是減排的效果與投入比,還是不成比例。

  時間發展到今天,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動員社會全員參與,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因為中國溫飽生活基本解決,人們的精神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吃喝玩樂,還需要更加正能量的引導方式。而我們的人均碳排放一直在節節上升。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全員有責。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2015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3GtC ,也即363 億噸(1GtC 10 億噸碳),與2014 年持平。化石燃料燃燒和水泥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國104 億噸,佔全球29% ,超過美國的15% ,超過歐盟的10% ,超過美國加歐盟。2015 年中國的碳排放比2014 年減少了0.7% 人均碳排放,中國是7.5 噸,與美國相比還不到它一半,但已經比歐盟平均水平噸高了,全球平均是4.9 噸,印度是1.7 噸。

  2016年,全球全年的二氧化碳濃度都會高於400ppm,這是首次。2度目標下的全球碳預算只有8000億噸,按目前排放速度,二十幾年就能用完。美國計劃2020年比2005年減排17%2025年減排26-28%中國如果碳強度降低60%,那2030年達峰時的排放大約是128億噸,如果碳強度降低65%,那2030年達峰時的排放大約是112億噸.歐盟2030年比1990年減排40%2050年將減排80%印度到2030年碳排放有可能達到37億噸。2度目標下,2030年,美國、歐盟、中國和印度四大經濟體就把全世界的碳配額用完了。

  從以上數據分析,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全球不是因為行動有所減緩就舒了一口氣,而是形勢更加緊迫,若以目前的效率,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最終受災的肯定還是大量的氣候災民難民。今天不以較小的成本換取綠色轉型,未來即使傾家蕩產,也挽救不了全球突破溫控2度的現實。在碳排放面前, 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碳中和是一種非常好的節能減排綠色消費手段,它是我們共建美好家園的重要途徑。碳中和方式採取讓一部分先知先覺的人帶頭行動,繼而影響全社會,推動全員減排。最好的路徑是每人每年通過各種方式消除平均排放或者個人排放,從節能節電、減少浪費、綠色出行等多種方式,並實踐於個人所在的企業機構,對多餘的排放採取中和。這樣社會全員減排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對碳中和個人要從媒體等多方面進行報導和激勵,形成廣泛的社會傳播效應。(王軍純)

來源 : 中國碳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