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6/09/13 | 三大掣肘尚存全國碳交易市場道阻且艱

碳交易試點的市場體係日益完善,交易規模以指數級不斷擴大,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建設指日可待。其中,2017年我們國家將建立碳排放的交易體系,這為我們國家建立長效法制化機制提供重要基礎或者制度的保障。

2016年8月3日,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廣東)中心揭牌時,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首批碳交易將納入7000~8000家企業,今年10月發改委將啟動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2017年一季度完成配額分配工作。這也意味著,全國碳交易市場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如期啟動。

全國碳交易市場道阻且堅

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在七個省市陸續展開碳交易試點工作,在市場體系構建、配額分配和管理、碳排放測量、報告與核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但需要認清的是,中國的節能減排任務艱鉅,但節能減排並不是意味著不發展,途徑之一是立項一批擁有節能減排技術的大項目,使之成為全球清潔發展機制( CDM)項目,既可以引進資金和技術、實現節能減排,又可以促進宏觀經濟增長、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可謂一舉多得。因此,CDM機制是中國開展碳交易的啟動因素。在CDM機制運行之後,中國很快就成為了世界最大的CDM碳交易市場賣方,但中國碳交易市場也存在不少問題。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魯政委表示,雖然全國碳市場的總體框架以及管理規則已經確定,但交易平台設置、配額分配及使用規則、交易主體准入、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抵消機制以及由碳交易市場衍生的碳金融體係發展等具體問題則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明確。

碳交易市場建立的三大掣肘

除了上述問題,還有三大門檻嚴重阻礙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構建:

①中國各地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碳交易市場,但是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比較滯後,中國主要參與的是CDM一級市場交易,一級市場場內交易很難實現。

②中國除了依托CDM機制產生的國際間碳交易外,國內的碳交易市場也只是在CDM機制下開展交易。因此,中國目前的碳交易市場僅包括碳排放權及CDM機制下的現貨交易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以現貨交易為基礎的期貨交易市場,從而形成完整的中國碳交易體系。

③審視中國已經建立的碳交易所起點很低,交易規模小,從嚴格意義上還不是真正的交易所,業務上並沒有實質性進展。

④中國的碳交易現貨市場交易分散,不能反映未來供求變化及價格走勢,建立期貨市場有助於價格的形成,為現貨市場上有碳交易權供給和需求的企業提供經營決策的主要依據。而目前國內建立的北京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境交易所,並非真正的碳排放交易中心,距離建立場內碳排放交易期貨市場的目標還非常遙遠。

如何構建“完美”的碳市場?

“全國碳交易存在於哪些行業,到底採用什麼樣的配額分配方法,有什麼原則進行行業的匹配,以及國家地方管理職責的分工,還有時間節點的安排,主要任務的部署,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點。”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國內處副處長王庶分析道。

那麼如何才能構建這樣一個有效性、流動性、穩定性的碳市場呢?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梅德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首先在市場的有效性上,還是需要有一個更大規模的交易市場,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不同類型的交易主體。

其次在市場流動性上,無論歐盟還是美國的碳市場,主要是以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為主,未來中國的統一性的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在適當的時候也應該研究推出中國碳金融產品,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價格機制。

最後在市場穩定性上,目前中國七個碳交易試點價格並不相同並且價格偏低。應當通過真正的價格來反映市場的稀缺程度,影響市場的結構轉型和穩定性。此外強制的碳信息披露,也需要研究更具靈活性的交易規則。

他山之石:碳市場建立的別國經驗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碳交易市場,還應充分借鑒別國經驗。

首先來看歐盟碳交易體系。在初期,歐盟為獲取經驗,保證實施過程的可控性,其碳交易體系的實施是逐步推進的。主要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只為獲得運行總量交易的經驗,所以在選擇所交易的溫室氣體上僅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在產業方面,歐盟要求只包括能源產業、內燃機功率在20MW以上的企業、石油冶煉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玻璃行業、陶瓷以及造紙業等,並設置了被納入體系的企業的門檻;這樣,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大約覆蓋1150O家企業,其二氧化碳排量佔歐盟的50%。而其他溫室氣體和產業將在第二階段後逐漸加入。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才開始真正的交易。

歐盟碳交易體系亮點則體現在其具有開放性並可以與《京都議定書》和其他排放交易體系的銜接上。歐盟碳交易體系允許被納入排放交易體系的企業可以在一定限度內使用歐盟外的減排信用,但是,它們只能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通過清潔發展機製或聯合執行獲得的減排信用。

美國碳交易市場呈現出顯著的區域性優勢,即地方政府(州及市等)在碳交易政策的製定及行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局面。目前,有超過35個州已經單獨或者結成地區聯盟通過或正在通過溫室氣體排放的法案,比較著名的有地區溫室氣體倡議和西部氣候倡議。

英國碳交易中的企業為兩類自願減排企業:一是獲得政府資金支持而自願承諾絕對減排目標的企業。2002年3月,英國政府提供2.15億英鎊,34家企業自願承諾在2002-2006年間累計減排1188mtCO2當量。二是通過自願與政府簽訂氣候變化協議承諾相對排放目標或能源效率目標的企業,這些企業如果達到目標可以享受最高80%的氣候變化稅減免。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