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6/08/16 | 中國將成碳排放、碳交易大國
       據悉,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實現低成本減排的有效途徑、促進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消息顯示,2016年10月開始將大範圍啟動配額分配工作,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即可完成,然後展開交易。

       最新消息顯示,今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將啟動全國碳市場的碳排放配額分配,到2017年的一季度或者二季度,完成所有配額的分配。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指出,目前預計首批納入企業數量在7000-8000家,。而在2020年之前的全國碳市場初期運行階段結束之後,將會降低門檻對碳市場納入企業進行擴容,並對碳市場體係以外的排放企業徵收碳稅。

       2016-2020年為全國碳市場第一階段,參與企業範圍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行業。而蔣兆理透露,根據國務院要求,新能源汽車的配額也將納入碳市場的管理,而在八大行業裡,凡是1萬噸標準煤的消耗量,3年平均達到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都必須加入。2020年以後是全國碳市場的第二階段,即完善和拓展階段,擴大參與企業範圍和交易產品,發展多元化交易模式。

       全國碳市場對於經濟有什麼影響?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初步分析,如果按照八大行業來測算的話,那麼未來的排放量將會達到每年30億到40億噸的規模。如果是僅僅以現貨交易,不推行期貨交易,它的交易金額是每年12億到80億元。 

       在此之前,我國已有七個碳交易試點在市場體系構建、配額分配和管理、碳排放測量、報告與核查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索,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而2016年作為全國碳市場啟動前的最後一個履約年度,無疑將成為碳市場從“試點”走向“全國”的關鍵年度。事實上,2014年底在七個碳交易試點全部啟動之後,國家發改委就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從中已經可以對全國碳市場的市場框架以及管理規則管窺一斑。

       然而關於碳市場交易平台設置、配額分配及使用規則、交易主體准入、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抵消機制,以及由碳交易市場衍生的碳金融體係發展等關鍵問題仍存在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明確。    

       碳金融實驗室課題組認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應當符合市場規律,尤其是尊重投資者的需求,試點市場的早期參與者已經初步形成了對全國碳市場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判斷及共識,這些寶貴的經驗和信息應當包含到全國碳市場的設計中。


來源:中國碳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