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 中國動態
中國動態
2019/09/03 | 中國可能提前5-9年實現碳排放達峰目標

原文信息

原文題目:China's CO 2 peak before 2030 implied from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of cities

原文作者:Haikun Wang, Xi Lu, Yu Deng, Yaoguang Sun, Chris P. Nielsen, Yifan Liu, Ge Zhu, Maoliang Bu, Jun Bi & Michael B. McElroy

一作單位: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期刊名:Nature Sustainability

期刊月份:2019年7月

關鍵詞:碳排放目標城市碳排放巴黎協定

 

論文導讀

 

中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在2030年或之前實現碳排放達峰,以助於2℃目標的實現。本文首先選取了50個中國的典型代表城市,並統計核算了這些城市2000-2016年間的碳排放數據和經濟數據;文章進一步對50個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排放量做環境庫茲涅茲曲線擬合,得出每個城市達峰時所對應的人均GDP約為21,000美元(以2011年購買力平價,80%置信區間為19,000-22,000美元)。

文章假設全國層面的排放達峰情況與上述50個城市一致,進而得出了全國的碳排放達峰所對應的人均GDP為19000-22000美元的結論。文章採用蒙特卡羅模擬的方法並基於歷史碳排放,得到全國人均排放預計在2021至2025年之間達峰,峰值碳排放量約為每年13-16GtCO 2,這一達峰時間比巴黎協定中的目標時間2030年提前了5-9年的時間。

此外,文章認為中國實現低碳發展的關鍵因素包括經濟結構、城市形態和地理位置三方面。一是加快經濟結構轉型,目前工業仍是碳排放主要行業,碳排放密集型產業基地的建設導致了部分地區排放量大,應進一步加大工業尤其是交通、建築行業的低碳技術研發力度;二是關注城市形態,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統會影響人口的密度和分佈,並且由於城市形態的“鎖定”效應,一旦建成後,再進行改變的成本高昂,新興城市如雄安在基礎設施建設設計方面應力圖跨過高碳密集型城市的階段;三是關注城市的地理位置,北方地區的燃煤采暖將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且地區間產業轉移帶來的碳洩漏可能會使得部分地區的碳排放持續增加。

 

編者按

 

在氣候變化領域,針對中國碳排放達峰的相關研究一直受到了來自學術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本文的方法新穎,數據量大,但結論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正如文章結尾所提到,一是城市樣本的選取存在一定偏差,文章選取的50個城市樣本的碳排放只占到全國的30-40%,沒有考慮到中小城市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所帶來的較大的碳排放潛力,因此很可能低估未來的全國總碳排放;二是城市碳排放的核算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由於相關數據核算本身俱有一定的困難,文章僅考慮了工業、交通、建築部門的碳排放,因而對其他工業行業的考慮不足。

 

來源 : 3E論文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