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16/06/16 | 蔣兆理:所謂的碳市場是真市場還是偽市場?

“2016地壇論壇”於6月16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出席並發言。他表示,我們建立的碳市場是真正的碳市場而是偽碳市場?所謂真正的碳市場,是參與經營的主體享有平等的權利,享有均等的回報率,享有資源產出率和回報率的權利。

以下為發言實錄:

蔣兆理:非常榮幸受邀參加我們地壇論壇,這是一個著名的品牌,已經堅持很多年,非常有影響力。今天更是嘉賓雲集,很多老朋友濟濟一堂來討論低碳發展的問題。我特別欣賞地壇論壇提出的分論壇題目,全國碳市場體系建設與低碳發展的關係問題,按照大會的要求,就這個問題談一談我的體會。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個是碳交易體係到底在低碳發展當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第二個是怎麼樣讓交易交易體系真正的去推動低碳發展。

對於碳交易體系大家很熟悉了,前面嘉賓也做了很多演講,意義毋庸置疑。剛才聽了各位嘉賓對未來低碳市場的展望,我們在技術上怎麼推進,怎麼從產業結構挑戰和能源結構調整和資源的利用,怎麼樣提高我們的產出率來實現我們的綠色低碳發展,我覺得講的都非常好。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從經濟學的角度探討一下碳市場為什麼是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性的,關鍵性的環節和因素。

大家知道一戰後、二戰後的經濟井噴式的增長,生產力爆發式的提高。決定生產力爆發式增長的一個基本規律就是投資回報率快速的增長,因為我們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們對過去難以開采的和難以利用的資源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發現技術進步,特別是投資回報率的快速增長,最後使得我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一定是有關係的。但是我們現在資源的產出率與此同時在發展,但是它未必跟投資回報率同向,甚至同頻率的改善。因為投資回報率是每一個企業獨立自主經營的,必須要追求的一個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是以投資回報作為核心的要素,作為社會進步,控制污染、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又要求資源的產出率必須提高,但是這二者之間難以協調和共生,這是我們當前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源,大家可以看到二戰後美國的三十年代羅斯福計劃之後帶來的生產力的快速增長。

但是很快美國就進入到後工業化時代,相對來講它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源產出率保持一定的協調,當然,我們現在看到儘管美國人口只有不到三億人左右,但是它的資源消耗居於全球第二,特別是能源消耗。再看西歐和北歐這些國家,他們的爆發式增長是在70年代,他們這個時期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源產出率達到了相對的協調,出現了一個拐點。

所以,我們看到環境和這樣的資源生態的問題相對不那麼突出,我們是改革開放的時候,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們的生產量和投資回報率在迅速增長的同時,我們的資源產出率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運行,這樣的話,導致我們環境問題突然的發現了。

不是說我們沒有做出努力,我們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90年代我們就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就在節能和減排,而且政府花了大量資源在這些領域,我們沒有見到效果,為什麼呢?我們採取的是行政的手段,要求你要減,必須得減,必須要達標排放。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採取一些獎補的政策,對於行政政策來講,比如說要求“十五”、“十一五”GDP能耗必須達到什麼樣的標準,結果就出現2010年年末拉閘限電,使得我們行政措施有了詬病,實際上政策落實度很低。

再看我們的獎懲政策,投資回報率和資源產出率相向運行,但是我們發現非常的難。獎補政策“十一五”花了七千多萬億,包括中央和企業的投資,我們在大肆宣稱我們的節能減排和防塵污染控制的項目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發現我們的霧霾是一天一天加重了,我們資源的浪費是增加了,更可觀的數據是每年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在迅速的增加,沒有得到遏制。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我們發現我們缺這樣一個核心和拐點,缺一個樞紐性的因素。這個時候碳交易市場應運而生了。為什麼呢?首先配額的分配,對於碳市場最核心的要素,對它實施排放上限,主要是對化石能源進行限制,也就是它的資源產出率作為核心要素,我們碳市場的交易和內部產出率​​的企業向著更高標準,如果不實現,除非你的產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購買配額,你可以多排放。

同時那些少排放的,在低碳綠色方面有所投資的企業,就可以從這個碳市場當中獲得巨大的產出。我們講在這個時候投資匯報率和資源產出率在這個市場上實現真正的相向而行,而且給投資人一個非常明顯的預期,完全可以自己做出判斷的預期,使得我們在投資回報率和資源產出率真正實現相同的方向,時間關係我們不展開講。實際上碳市場不僅僅是對這些企業進行影響,使得他們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源產出率相向而行,真正解決我們環境的問題。而且之外的企業也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我相信這一點大家一定會在實踐當中和理論上得到證實,而且也可以在現實當中能夠看到。

這是我們講的三個方向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建立的碳市場是真正的碳市場而是偽碳市場。所謂真正的碳市場是參與經營的主體享有平等權利和享有均等的回報率,才享有資源產出率和回報率的權利。

但是在美國加州和東部的探市場,基本把碳市場作為資金的池子,你只有一個責任,你就交錢,我就收錢,收完錢以後補貼可再生能源,發展能源互聯網,我可以做其他事情。參與碳交易的企業,沒有權利,這是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是澳大利亞實施的碳稅,它的最初設定是先實施碳稅,僅僅在這個碳市場來看,我認為也基本是按照這樣一個設計理念。在這樣一個碳市場上,我們能不能實現資源產出率和投資回報率呢?我們要堅定的是能夠讓所有參與碳交易的企業獲得平等的回報權利和投資權利,以及不按這個規則運行,會受到處罰的規則要求。

我們碳市場是鼓勵綠色低碳發展,所有在綠色低碳發展的資金需求我都需要用碳市場來滿足,這個觀點和美國加州的碳市場設計理念一樣。如果按這個思路設計這樣的碳市場,要真正發揮扭轉投資回報率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第二個觀點是要不要顧及區域殘留,我們在徵求地方意見的時候,有很多同志講碳市場是責任義務的體現,我的碳市場也要在責任和另外一個方面有所區別。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的,但是我提醒大家,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設計這個碳市場,你發的配額東部和西部不具有投資性和合理性,這個碳市場能夠喚起投資人的積極性嗎?能夠帶來穩定和​​可靠的收益以及預期嗎?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基本的問題是混淆了區域發展的補貼意義和碳市場功能之間的本質區別。西部要不要發展?要發展,但是它一定是通過轉移和其他方式扶持去推動發展。就碳市場而言,一定是全國統一標準,我相信未來全球碳交易市場如果要統一也是一個標準。

對於地區發展的差異性,要經過其他的方式解決,碳市場一定要追求公平性、透明性、均衡性和一致性,否則這個碳市場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第三個問題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全國碳市場是史無前例的碳市場。歐盟碳市場設置碳排放是20億噸,我們現在初步估計明年啟動的話,將達到40億、50億噸。在這樣的一個龐大的系統內涉及數十萬人的體系,中央和地方的分工,一方面我們面臨怎麼樣保證配額市場的統一性,同質性的問題。又涉及到監管的成本,七八千家企業分佈在31個省市,960萬平方公里,如果由中央直接來監管,我想首先你要向歐盟建立監管局,我們到加州去訪問。在它的洛杉磯辦公室,加州碳市場總共的排放量幾億噸,監管人員高達了數百人。

我們怎麼樣保證效率和標準之間的均衡?我們認為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職責的簫條問題。我們認為中央應該脫身處理,真正保證碳市場的均衡性,在配額的分配方法上,在分配的標准上,這是中央義不容辭,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央確定的份額標準和原則,對企業履約的配額發放和第三方責任實施監管,只有這樣均衡的分佈,才能保證大的市場。我們未來產生交易量和交易額是非常的巨大,也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它的公平性和規則的嚴謹性,決定了市場的效益,必須由中央和地方各盡其責,各司其職,一個充滿嚴謹、有序、有活力的市場,才能使產出和投資回報率之間有效協調,才能真正實現我們未來未來低碳可持續發展。

未來實現2030年的目標,中央直接的投入將達到43萬億,你要靠社會責任和企業義務很難實現這樣一個撬動的投資。真正能夠實現投資的只有碳市場,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建設這樣的一個碳市場,真正推動綠色低碳的發展。

謝謝大家!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