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2025/03/21 | 從「水基」碳信用看創新類碳信用通病:額外性

近日,Orbia Advance Corporation旗下精準農業業務Netafim(耐特菲姆),作為全球領先的精準灌溉技術提供商,今日宣布與水資源和環境技術先驅Virridy合作,推出一項全新的水基碳信用計劃。該計劃將在1000多公頃農田中實施,主要聚焦於苜蓿、玉米和甜菜等作物,預計每公頃每年至少減少3.5噸二氧化碳當量(CO₂e),幫助農民獲得額外收入,同時推動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Orbia Netafim是全球領先的精準農業解決方案提供商,自1965年以來一直推動滴灌革命,致力於提高糧食、水和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公司在100多個國家運營,擁有33家子公司和19家製造工廠,服務小農戶、大型農業生產者和投資者。Virridy專注於水基碳信用生成,利用數位監測、報告和驗證(DMRV)技術來量化水資源和氣候效益,並推動全球永續水資源管理投資

水基碳信用計畫:精準灌溉與碳減排的結合

水基碳信用主要依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透過精準灌溉、數位農業和自動化解決方案,該計畫不僅能夠減少水資源浪費,還可以降低農業投入成本,同時提高農作物產量。例如,Orbia Netafim早在2022年便推出全球首個滴灌水稻碳信用項目,成功將甲烷排放量降至接近零,同時大幅減少水、能源和肥料的消耗。此次新計畫則進一步擴展至其他作物類型,為精準灌溉的碳信用生成開闢新路徑。

精準灌溉如何促進碳信用生成?

精準灌溉是一種節水高效的農業技術,能夠透過以下方式減少碳足跡:

1.降低泵送能源消耗:減少灌溉用水量,進而減少水泵使用的燃料或電力需求,間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減少氮肥使用:精準水肥管理減少氮肥施用,從而降低一氧化二氮(N₂O)排放(N₂O 是一種高效溫室氣體,其全球暖化潛勢值是CO₂ 的298 倍)。

3.提高土壤碳封存能力:優化水分管理有助於增強土壤中的有機碳存儲,從而減少CO₂ 釋放。

4.提高農作物產量:農民在減少環境影響的同時,也能獲得更高的經濟回報。

Orbia Precision Agriculture 創新與氣候解決方案總監馬克斯‧莫爾達夫斯基表示:

“Orbia Netafim 在碳信用市場的領先地位使我們有機會進一步擴展精準灌溉的環境影響。透過與Virridy 合作,我們不僅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幫助農民降低投入成本,同時透過碳信用市場獲得額外收入。”

Virridy 執行長 Evan Thomas補充道:

“水基碳信用是一種創新的方式,將精準灌溉與碳融資結合,為全球農民提供經濟激勵。此次合作將為可持續農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讓低碳農業變得更加普及。”

該計劃的第一階段將在土耳其率先實施,並計劃未來推廣至全球其他農業區。旨在透過精準灌溉節水、增產、減少碳排放,也能透過碳信用市場提供經濟激勵,為全球農民帶來實質效益。隨著該計畫的推進,精準農業與碳融資的結合有望成為未來永續農業的關鍵發展方向。

創新類碳信用的額外性通病

在碳信用市場中,「額外性」( Additionality)是一個關鍵概念,即減排項目必須提供額外的碳減排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碳信用市場的激勵,該減排行為本來就不會發生。如果碳信用專案的額外性不足,那麼這些信用可能並未真正推動額外的溫室氣體減排,而只是讓原本就會發生的減排活動獲得了額外的資金支持,從而降低了碳市場的環境完整性。

針對Orbia Netafim與Virridy推出的水性碳信用計劃,從額外性的角度,我們可以提出以下質疑:

1. 這些精準灌溉技術是否本來就會被採用?

精準灌溉技術(如滴灌、自動灌溉系統和數位農業工具)在農業中的應用正在增加,其驅動因素包括:

節水和降本需求:精準灌溉可以降低農民的水費、電費(抽水成本)和肥料成本,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政府補貼:許多國家(如印度、中國、以色列等)已經對精準灌溉提供補貼,鼓勵農民採用更有效率的農業實踐。

市場競爭壓力:精準灌溉有助於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農民即使沒有碳信用的激勵,也可能因經濟利益驅動而自發採用這些技術。

如果精準灌溉的推廣本身已經由經濟因素或政策推動,而非依賴碳信用計畫的資金支持,那麼這些碳信用無法滿足額外性要求。

2. 水基碳信用是否真正推動了額外的碳減排?

水基碳信用的邏輯是:精準灌溉減少水資源使用,進而降低能源消耗(如抽水機的柴油或電力消耗),並減少氮肥使用,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這邏輯可能有以下問題:

排放減少可歸因於碳信用?農民選擇精準灌溉的主要動機可能是節省成本和提高產量,而非碳信用市場的資金誘因。如果沒有碳信用,該技術仍然會被採用,那麼這些信用可能只是對原本會發生的減排進行「重複計算」。

水資源節約是否直接等於減碳?在水資源短缺地區,減少水消耗固然重要,但如果這些節水措施並不會導致電力或柴油使用量顯著下降,或者如果節約的水被用於擴大種植面積(導致總排放量上升),那麼水基碳信用的實際減排效果就值得懷疑。

雖然精準灌溉確實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並可能帶來一定的碳減排效益,但從額外性的角度來看,這類碳信用的有效性仍存疑。透過對水基碳信用提出質疑,其他創新碳信用同樣需要思考,關鍵問題包括:

1.是否本就會被市場或政策驅動實施?

2.是否真正轉化為額外的碳減排?

3.監測和報告是否足夠精準,避免基線操控和反彈效應?

4.這些碳信用是否僅為企業提供了「綠色清洗」工具,而非真正的碳減量貢獻?

如果這些問題無法充分解決,那麼市場上創新的碳信用可能無法滿足嚴格的碳市場標準,也可能被監管機構或市場參與者質疑其環境完整性,需要提供更透明、嚴謹的額外性證明,並確保其碳信用確實推動了額外的減排,而非僅僅為現有技術或項目的動機提供資金支持,也就是“”應該是碳信用的底線。

來源:碳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