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24日訊(研究員張玉虹記者郭松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到促進綠色發展,落實綠色投資原則。綠色發展具有哪些重要性?對國內企業形成哪些挑戰與機會?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賈峰對財聯社表示,CBAM這類碳關稅法案像灰犀牛,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做應變準備。目前中國很多技術都實現了超越。例如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前三季出口年增41.7%。
財聯社:近期「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提到促進綠色發展以及綠色投資原則,你怎麼理解?
賈峰:從政治角度,或是從未來發展角度,大家都應該支持綠色的、低碳的、永續的計畫。從目前中國的相關立法和政策來看,因為發展階段不同,我們在這方面應該說相對滯後一些,我們現在沒有上升到一個國家層級必須要做的事情。生態環境部《企業環境資訊依法揭露管理辦法》的實行,讓相當多企業需要履行環境資訊揭露的法定義務,這是好事。但其他方面現在只是示範試點,從這個角度,未來從國家的政府機構到研究機構可能也要進行相應的立法儲備和真正的立法工作。現在我們做“一帶一路”,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國家,我們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綠色低碳的標準,這樣中國企業走出去,將來有更大的可能性更安全更可持續。
財聯社:綠色發展在具體業務開展上有哪些困難?
賈峰:對銀行這樣是做金融服務的機構來說,對於是否發放貸款,決定投資報酬率等領域是專業擅長的。但對環保領域,尤其是碳這個領域還是比較陌生的。現在許多研究機構做一些研究工作,例如綠色供應鏈指數等,某種意義上給這些專業的銀行股東提供了一個參考,協助銀行判斷企業在碳方面的表現和供應鏈上處於什麼檔次。
對許多中國企業來說,目前來看相對反應比較慢。現在國外已經推出了一系列關於環保的標準,例如根據碳排放、碳足跡或一單位鋼的碳排放量等對輸入國或出口國相應的企業徵收碳關稅。就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下稱「CBAM」)而言,目前納入了6類產業,且處於試運轉階段。即只需要申報相關信息,不進行實際收費,到2026年才正式實施。這有點像灰犀牛似的。將來灰犀牛真來了,確實是個大事,但是畢竟現在灰犀牛還挺遠,所以很多企業感覺緊迫感不強。不過如果考慮到整個產業低碳轉型,需要長期的工作,例如技術的選擇、資金的籌措、專案效果的驗證。在這個長期過程中,如果想立即應對是來不及的,需要未雨綢繆,在CBAM正式生效前做準備。
此外,媒體和社會組織也需要做一些工作,把已開發國家涉碳方面的法律或政策更通俗地傳遞給中國的企業家和公眾,讓整個社會形成清醒的認知。綠色發展具有迫切性,按部就班把工作做到實處,一步一腳印才能真正應對外界的挑戰和風險。
財聯社:現在中國綠色發展進入了什麼階段?
賈峰:10年前,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污染。經過三大污染攻堅戰,我們實現了大氣環境品質的改善和水體環境的改善。但是碳和常規的污染物有所不同,它不像大氣污染物是局部的近期的看得見的,而是全球性的長期的影響。例如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對所有人都有影響。已開發國家已經解決了傳統的常規污染問題,現在面對是需要一定時間才發生實際危害的碳排放的影響。所以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講,這個是相對迫切的。但是他們對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提出了過於苛刻的要求。因此我們說要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轉變為引領者。
這次G20峰會有一個能源氣候部長會沒有形成共識,因此沒有發表聯合聲明,而是發表了主席聲明。主席聲明是把不同人的意見都說一遍。這份聲明反映了在應對氣候變遷行動中不同的立場和出發點,我們既要看到這樣一個鬥爭的複雜性和利益性,也應該考慮到倒逼綠色高品質發展提速。
事實上最近十年我們在空氣品質改善的同時,許多技術都實現了超越。例如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實現了出口的快速成長。前三季度,我國出口總值年增0.6%,「新三樣」產品較去年同期成長41.7%。
來源:易碳家